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升級版的中國經濟什麼樣?

2013-04-09 13:26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新一屆政府甫一亮相,就拋出了一個強有力的施政願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這是李克強總理在3月17日會見中外記者時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

  3月20日,在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李總理再次強調了這一概念,他説:“中國的經濟到了今天,不轉型我們難以為繼。”他提出,要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中國經濟升級版”,這一概念迅速在經濟學者中引發大討論。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看來,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信號,提示中國經濟必須升級。“霧霾天氣、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這些問題也都反映出,中國再不能像過去那樣發展經濟了,過去的發展模式已經遇到天花板了。”他説。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也認為,當前中國社會經濟存在多重失衡,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化解這些矛盾與問題。

  “經濟升級,這個話題是我們長期關注的,經濟學界早就意識到,隨著中國傳統增長動力的衰減,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力將會下降。下降的過程,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如果我們能培育出新的增長優勢,中國將會進入具有更好品質的經濟增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提出,是中國經濟的大勢所趨。

  那麼,中國經濟升級版包含哪些內容?怎樣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中國經濟週刊》就此採訪了多位經濟學者。

  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脈絡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其核心就是發展方式的轉換,不過各個時期的側重點不一樣。” 楊瑞龍告訴記者。

  最早在“九五”計劃時期,中央即已提出要“實現兩個根本轉變”,即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

  “十五”計劃在此基礎上把經濟結構調整提到戰略性高度,提出要把調整産業結構與調整所有制結構、地區結構、城鄉結構結合起來。

  “九五”、“十五”10年間,中國改革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比如經濟發展更多地依靠投資和政府推動,依賴低端産業,依賴出口引領的增長模式,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能源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規劃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要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十二五”規劃更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同時要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四條主線,構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的支點。

  “李總理提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是更深層次的轉型。我理解其背景是,由於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傳統要素,比如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傳統工業化紅利,都在衰減,此時如果不進行更深層次的發展方式轉變,可能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極大挑戰。中國需要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楊瑞龍説。

  帶領中國跨越到高收入國家行列

  在楊瑞龍看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轉型,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傳統增長力衰減,我國經濟的希望在於,儘快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培養新的增長力。新階段的增長力,如果排序的話,我認為是消費需求、城市化、産業結構升級、創新。”楊瑞龍同時表示,隨著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到來,改革也要進入深水區。“比如,産權改革要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壟斷性國有企業的改革,打破壟斷,更多地向民營經濟開放。價格改革要進入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産要素市場的改革,實現生産要素價格市場化。政府改革的重點在於界定政府權力和市場權力的邊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則從經濟發展水準的角度來理解“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時代內涵。張永軍認為,中國目前處於上中等收入階段,中國新一屆政府承擔的歷史使命就是帶領中國跨越到高收入國家行列。

  “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首要內容是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必須要保持住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避免落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張永軍説,要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一個重要的途徑是,提高生産要素投入的效率,“從中國過去的情況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生産要素投入佔70%,生産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佔30%,而在發達國家,情況是相反的。目前,生産要素投入的增長空間降低,勢必要從投入效率上挖掘潛力。”

  升級版的中國經濟什麼樣?

  易憲容:從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來看,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其宏觀與長期規劃就是到2020年實現中國經濟增長翻番,並讓經濟增長的品質及效益全面提高;其具體的體現就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要讓人民呼吸潔凈的空氣、飲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住房舒適等,或讓人民過上幸福及有尊嚴的生活。要完全改變前10年以“房地産化”為主導、破壞環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追求GDP過度擴張的經濟增長。

  李佐軍:此前,經濟“轉型升級”是我們熟悉的一個概念。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比“轉型升級”涉及範圍更廣、面更寬。形象地比喻,就像電腦作業系統Windows的升級,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將是更系統性的,包含中國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升級後的中國經濟,應當是品質更高、效率更高、機制更合理、發展更健康可持續。

  楊瑞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以城市化為主要推力的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面臨經濟結構和經濟形態的全面轉型,將從原來以出口導向型、勞動密集型、投資驅動型、數量擴張型的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轉向以內需為主、消費需求為引領、製造業的産業升級、服務業大步發展的發展路徑。

  如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易憲容:當前中國經濟生活中存在兩個巨大差別,即城鄉差別以及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之間的差別。比如,中國農民的收入水準與消費水準不足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如果通過重大的制度改革及生産方式的變化,讓中國農民也能夠過上城市居民的生活,那麼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至少要增加一倍。又比如,貴州的正安縣與江蘇的建德縣相比,人口總量大致相同,但其財政收入相差30倍以上。如果貴族的正安達到建德一半水準,那麼中國經濟總量至少要增長一倍以上。新一屆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鎮化,就是希望把這兩個差異的內需潛力發揮出來。

  李佐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有三大路徑,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制度改革提高經濟效率。根據十八大報告的精神,改革應該是五位一體的,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但改革不會是一步到位的,李克強總理已經提出了優先的改革方向,比如政府改革、財稅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第二個路徑,通過要素升級(如技術進步等)降低對要素粗放投入的依賴。第三個路徑,通過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來説,結構優化是經濟升級的關鍵因素。

  除此以外,我們要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的目標,降低對外需和投資的依賴,減少對要素價格的扭曲,減少對刺激政策的依賴。

  楊瑞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有四大增長力:消費需求、城市化、産業結構升級、創新。啟動內需與城市化是緊密聯繫的。因為城市化本身意味著投資,意味著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隨著每人平均收入提高,消費層級相應提高,也會帶來産業結構的轉型。

  現在,全球經濟面臨一種困境,增長推力減弱,要走出這種困境還得靠創新。我們知道,上世紀6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全球經濟非但沒有面臨滅頂之災,反而順利度過危機,形成全球經濟的暴發性增長,主要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創新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迎來大家都熱衷於談論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能就會覆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巨大成本。而創新更多地應該讓企業去做,政府的職責在於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改革産權制度。兩者合一,才能夠培育新的創新能力。

  李鐵:城鎮化是拉動內需的最大動力。要通過改革讓更多的農民、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受益,激發他們的消費潛力。這包括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讓土地資産、宅基地資産變成財産性受益,讓生産要素按市場方式活躍起來。只有改革才能讓農民的收入增長,他們的消費選擇才會發生改變,消費趨向從農村轉向城市,短期消費轉成長期消費。

  張永軍: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提出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到現在近20年間,中國的經濟轉型之路並不通暢,經濟結構、發展方式並未實現根本轉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前中國的勞動力資源充裕,資源壓力不大,依靠勞動力投入和資源投入實現經濟增長比較容易。現在,人口紅利開始消失,資源環境約束開始強化。政府要順勢而為,發揮引導作用,儘快實現中國産業的轉型升級。資金的利率市場化、資源稅的改革等都要推進。如果不進行相應的改革,不改變生産要素價格偏低現狀,企業就沒有創新的動力。另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就要完善激勵機制。現在對國有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的考評指標大多集中在短期效益上,使得國企創新研發的動力不足。記者 姚冬琴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