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專家:加快構建中國版本的自貿區網路

2013-04-09 08: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期,美國加快了推進區域經貿合作的步伐,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美國推動T P P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和T T 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突然提速,其動因何在,對全球和中國有何重大影響,我國如何應對?

  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期間,全球化合作論壇副秘書長、G 20與新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其佐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專訪中他就美國加速推動建立T PP和T T IP的動因及其對全球和中國的影響進行了深度分析。

  美國加速推進TPP和TTIP源於三點動因

  《經濟參考報》:奧巴馬第二任期開始就急於推動“跨兩大洋貿易戰略”談判,並將T PP排在優先位置。T PP發展也在提速,美國早在2011年11月就正式推出了T PP框架協議,日本今年3月高調宣佈正式加入談判,至今T PP談判成員國已迅速增加至12個。此外,T T IP的談判也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了。美國加速推進T PP和T TIP的原因是什麼?

  張其佐:從動因來分析,主要有三點:

  第一是經濟上“抱團取暖”,借助T PP和T T IP儘快走出危機。國際金融危機至今已有6年之久,但美國仍未擺脫危機影響,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歐元區和日本2012年再次陷入衰退,發達經濟體總體上仍處在低速復蘇和不確定階段。美歐日等西方經濟體財政捉襟見肘,量化寬鬆政策的提振效果也不顯著,刺激經濟的手段幾乎用盡,只好將走出危機的希望寄託在外部市場上。美希望通過建立T PP和T T IP分享全球特別是亞洲等新興經濟體高速增長的紅利,借此打開亞太市場,實現“出口倍增計劃”。

  第二、拆散東亞現有合作架構,重構亞太和全球貿易版圖,試圖強化保持全球經濟的主導的地位,在戰略上保持主動。T PP和T T IP的建立,既有經濟又有政治方面的考慮。在政治上拉攏歐洲和中國周邊國家,維持和強化美歐日及亞太軍事外交同盟,現有T PP和T T IP加入談判的夥伴多數是美國的軍事盟友。其中“重返亞太”戰略是近年來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核心。二戰以來全球貿易體系基本上由美國、歐洲主導,區域合作也是美歐走在前頭。但是最近10多年來國際經濟貿易格局已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西方國家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明顯下降。二是東亞區域經濟合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美擔心被邊緣化。尤其是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區域合作和産業鏈條佈局正在形成,令美既焦慮又擔心。美在亞洲有重大戰略利益存在,亞洲也是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地區,美難以承受 被 逐 出 亞 洲 之 重 。 三 是 世 貿 組 織(WT O )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美通過W T O推行其全球貿易戰略的阻力越來越大,有意另起爐灶,再開牌局。

  第三、重構國際貿易和投資新規則,扭轉美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頹勢,遏止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美國推出T PP框架協議內容,一開始就賦予其兩個基本特徵:一是開放的區域主義,即T PP向所有A PEC的21個成員國持開放態度。二是提出適應21世紀的高品質的自貿區協定。兩者的重點是在“高品質”上。美所謂的“高品質”,是以一系列不同以往的貿易投資新規則作支撐的,其實質是盡可能固化和放大美國的競爭優勢,最大限度弱化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優勢。“高品質的自貿區協定”,已為許多國家設置了難以跨越的進入門檻,因而“開放的區域主義”只是一個幌子而已。

  TPP和TTIP有可能如期形成協議

  《經濟參考報》:在您看來,T PP和T TIP是否能如期形成協議?

  張其佐:從T PP的進程來看,雖然不少談判國在包括智慧財産權、環境、競爭、勞工和農業等方面困難不小,但在經濟乃至政治安全等方面對美國的依賴較高,討價還價的能力較弱。奧巴馬政權將完成T PP談判作為其執政的優先課題,希望在任內留下一筆政治遺産,可能適當降低標準、放寬要求,以例外形式滿足一些國家重大關切。T PP談判在今年或明年達成協定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從T T IP的進程來看,今年6月美歐才正式開始談判。T T IP談判將要開放的農業、服務業、航空等領域都是雙方在拼命保護的,涉及到各方核心利益,如期完成協議其難度非常大,甚至會久拖不決。兩年時間完成談判似乎過於樂觀。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歐是自由化程度最高的發達經濟體,他們之間融合度也是最高的。只要美歐有足夠政治意願,在目標期限內完成談判也並非全無可能。

  中國面臨被“邊緣化”的挑戰

  《經濟參考報》:如美國意圖如期實現,最終將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涵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即A PE C所有成員國)和美歐自由貿易區,全球貿易版圖將出現重大變化。具體而言,將對全球及中國帶來什麼影響?

  張其佐:從經濟規模和貿易額佔全球比重看,兩組談判的影響“舉足輕重”:T T P現有12個國家G D P和貿易總量將佔全球40%左右,隨著韓國等亞太國家的逐步進入,其全球佔比會更大。而T T IP即美歐兩大經濟體G D P總量約佔全球50%,貿易額佔全球30%。隨著這兩大自貿區的建立,由於“貿易擴大”和“貿易轉移”效應,會明顯增加和刺激美歐的貿易和出口,而處於兩大自貿區以外的國家貿易和出口相應會明顯下降。據有關權威機構分析預測,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可能減少30%以上。具體而言:

  第一、有可能架空世貿組織。W T O多哈回合從2001年啟動談判到現在,毫無進展並陷入僵局。如T PP和T T IP談判取得突破,WT O將面臨尷尬境地。從現實的合作機制看,美對WT O的需求和興趣將進一步下降,多哈回合談判很可能就此宣告結束,接下來談什麼,怎麼談,前景十分暗淡。從規則和標準看,T P P和T T IP執行的是大大超越WT O的新一代貿易規則,WT O規則可能不得不隨之作出調整,實際上被兩大自貿區綁架。

  第二、有可能架空亞太經合組織(A PE C )。過去20年間,亞太經合組織一直是亞太地區最大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一旦T PP生效,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必然會分為兩大陣營:T PP成員與非T PP成員。由於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所做出的承諾本身就缺乏約束力,未來它在區域合作的影響將會下降,對非T PP的成員的吸引力也會減弱,除非某些成員要以此為平臺要求加入T PP。更為重要的是T PP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覆蓋A PE C所有成員的亞太自由貿易區協定,一旦T PP最終目標達到就意味A PE C各國成員絕大部分變成了T PP成員,A PE C機制存在的必要性將受到質疑。

  第三、打亂“10+X”為主的亞洲區域合作進程。過去十餘年,區域內大國圍繞東盟所開展的“10+1”合作取得進展。而尚未取得實際性進展的“10+3”與“10+6”將因日本加入T PP談判而受影響。日本與部分東盟國家選擇加入T PP會進一步降低對“10+3”與“10+6”的需求,亞洲區域合作可能陷入停滯。

  第四、給中國參與國際競爭設置重重障礙。短期而言,T PP達成協定對中國影響不大,因為中國已同12個成員國中的7個建立自貿區,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T P P的衝擊。中長期看,T P P將給中國帶來很多挑戰,除貿易投資轉移效應外,勞工、國企、智慧財産權等新規則和標準有很多是為中國量身定做的,中國在短時間內很難達到,將會給中國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投資活動帶來許多限制和困難。

  第五、中國有可能處於被“邊緣化”的危險。這也是我國面臨的最大挑戰:T T IP和T T P談判幾乎把我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一網打盡”。在T T IP裏邊的美歐是我國最大的兩個出口市場。T T P現已有12個成員國,已把東盟、日本與美國連在一起,如果韓國也拉進去,我國排名前10位的貿易夥伴基本上都拉進去了。如果T PP和T T IP最終達成協定,那麼除中國和金磚國家之外的主要經濟體都進入到這兩大貿易區之內,中國屆時處境將十分被動。

  中國應積極參與制定新一輪國際貿易投資規則

  《經濟參考報》: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張其佐:客觀地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自由化必然會不斷深化,其結果就是各國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斷加大。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市場開放度最高的國家,在自貿區談判中的地位是主動和強勢的。但是在美國經濟已經步履蹣跚的今天,它不可能靠單打獨鬥支撐全球經濟的增長,甚至美也有自身關切的行業和産品,在農業、航空等領域開放問題上十分謹慎。歐洲及日本等美國傳統盟友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美國的要求,開放本國受保護的産業,將是美國實施全球經濟新戰略能否成功所面臨的重大考驗。尤其是,美作為成熟經濟體,勞動力成本高、增長空間小、産業空心化嚴重,很難通過自貿區來根本改變自身經濟發展模式和增長前景,也不可能根本改變全球化格局和潮流。

  更重要的是,任何具有全球影響的貿易安排,如果把中國排除在外最終是不會成功的。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實現新的增長預期,須以更大勇氣迎接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挑戰,加快改革開放的進程,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制定新一輪國際經濟特別是貿易投資規則,從雙邊、多邊兩個方面加快構建中國版本的自貿區網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佔據更主動的位置。 (記者孫韶華 張莫)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