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日前發佈《公墓業務接待》《墓體製作服務》《公墓安葬服務》《公墓維護服務》和《公墓祭掃服務》等5項公墓服務行業標準。其中《墓體製作服務》規定要明確墓體總價及其各部分的價格構成;《公墓維護服務》規定修整墓位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另外,民政部近日發佈的“殯葬綠皮書”指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現墓地緊缺,開始限售墓位。
現今,與房價高相對應的是墓地貴,導致許多貧困人群“活著住不起房,死了入不了墓”。事實上,人們質疑中國的殯葬業在獲取暴利,主要矛頭是指墓地昂貴,讓普通百姓“死無安身之地”。比如,全國多地出現墓地緊缺,上海公墓僅剩下2000畝,市民半夜排隊買墓地,折射出了“墓位難求”的困局。造成墓位難求的根本原因,除了墓地規劃停滯、圈地漲價之外,關鍵是公墓不姓“公”,管理者利用壟斷優勢大發“死人財”。
墓地貴與房價高,可以説在全國各地十分普遍。問題是,公共墓地也可以像樓市一樣毫無理性地漲價嗎?眾所週知,政府提供公共墓地,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普通群眾去世後能夠“入墓為安”,去得體面而又有尊嚴。可見,公共墓地具有公益屬性,與經營性墓地有著本質區別,説穿了就是讓百姓少花錢甚至不花錢。然而,既然有人以房價高牟利,就會有人靠墓地貴斂財,就會將用於住房上的手段,再在墓地上故伎重演。也就是説,一些公共墓地管理者,擅自改變了公墓的公益屬性,將其推向了市場,漫天要價,才會導致市民半夜去搶購墓地。
由此,筆者想到了美國的墓地管理模式,值得我國借鑒。在美國,實行的是公墓和經營性墓地並存的“雙軌制”,除國家公墓以外,殯儀館、墓地均為私營,墓地為客戶永久使用。更重要的是,國家公墓為國家撥款,工作人員均為公職。對於安葬者,國家提供的標準面積及墓型為免費。可見,美國突出公墓的公益性,滿足了低收入群體的需求;而私營墓地則由消費者自由選擇,保證公民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這對我們具有很大的啟示作用。我們要取其所長,探究一條適應中國國情、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墓地管理新路。比如,加大公共墓地規劃建設力度,扭轉墓地供不應求的尷尬局面。最關鍵的是,讓公墓回歸公益。要有嚴厲的調控政策和管理措施,去扼制公共墓地的逐利行為,莫讓墓地貴淪為房價高的幫兇,去夾擊民生,去綁架百姓的生與死。
□汪昌蓮(公務員)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