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分析人士稱中國經濟出現“滯脹”可能性不大

2013-03-27 13: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形勢可謂“喜憂參半”。驚喜來自進出口數據,儘管有春節因素擾動,但2月出口增速高達21.8%,前兩月出口增速達23.6%,為過去三年同期最佳;擔憂來自工業數據,2月增長率不到兩位數,僅為9.9%。與此對應,電力增長僅為5.5%,表明傳統製造業尤其是重工業表現欠佳,突出反映出目前相當多的行業産能過剩。另外,消費增速出現明顯放緩,受房地産調控影響,固定資産投資也有輕微放緩,估計3月會進一步顯現。

  目前對於經濟弱復蘇的擔憂確實存在,但綜合而言,目前經濟形勢還不錯。主要是外需升溫將帶動內需增長,尤其是國內企業家的預期會有明顯改善;固定資産投資、工業數據在3月會顯著恢復到正常水準。在這個邏輯下,根據今年一二月份的情況,結合2010年至2012年一季度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初步判斷: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應在8.2%至8.4%之間,甚至超出預期;2012年一季度GDP增速的官方數據為8.1%,但按照筆者方法測算,實際增速可能為7.7%,即2012年一季度確實是基數較低。如果以上推論正確,那麼可以認定:自去年三季度GDP增速見底以來,將是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增速回升。由此分析,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但二季度經濟增長率能否在此基礎上繼續回升,尚需進一步觀察。

  按照筆者的邏輯推論,加上誤差分析,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的理論值或達8.9%。OECD發佈的最新報告稱,中國經濟在2013年的漲幅將達8.5%,2014年的漲幅可能會更高。這遠高於目前其他機構的預測,也明顯高於中國政府今年的增長目標。過去多年的歷史數據表明,OECD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相對比較準確。從此角度看,對今年經濟形勢沒必要過於悲觀。

  那麼,今年國內經濟是否會出現過熱或者“滯脹”?從目前的情況看,兩者出現的可能性均不大。通貨膨脹目前還比較溫和,但在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增幅高於城市的情況下,應對此保持一定的警惕。

  關於貨幣政策,應重新審視信貸規模在貨幣政策中的地位。筆者認為,有充分理由相信,社會融資規模才是決定貨幣政策動向的真實風向標。基於此,筆者對今年一季度乃至全年的貨幣發行規模分析如下。

  2012年的M2增速是13.8%,對應的信貸增速為9.77%。那麼,按照這一比例,2013年所對應的信貸增速應當為9.2%,即信貸絕對額為9萬億。因此,不能簡單地把2月份信貸同比少增907億元認為是“信貸收緊”,這更多的是由於1月信貸增長過快所導致的“均衡投放”的短期現象。

  必須看到,近兩年來,社會融資規模代表實際的貨幣政策方向。2012年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52.1%,同比下降6.1%;而2013年前兩個月,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進一步下降到46.8%,較上年進一步降低3.3個百分點。如以這一比例分析,今年的社會融資規模將達到19.23萬億元。同樣,今年銀行實際貸款規模將達16.17萬億,即比2012年增加2.9萬億。如果按照這一預測數據分析,今年前兩個月信貸佔全年的18.78%。社會融資規模也是如此,而這也完全符合央行均衡投放原則。因此,只要3月信貸投放在1萬億元左右(去年同期為1.01萬億元),則前述推理就是合理的。筆者認為,從目前來看,僅僅2月的信貸數據並不表明實際的貨幣政策已經轉向。

  從前述分析看,如果今年銀行實際信貸增長22%,考慮到利率市場化所導致的息差減少(中性假設為10%),那麼今年銀行業的凈利潤仍能增長20%左右。當然,由於撥備差異等原因,實際銀行業的凈利潤增長,尤其是四大行的增速會明顯低於股份制銀行。筆者認為,今年上半年銀行股存在著非常穩定的業績增長,也意味著二級市場存在機會。

  總之,儘管擾動因素較多,但目前的經濟形勢好于預期。新一屆政府上任後,仍將把經濟增長放在發展首位。新型城鎮化的內核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其投資的本質不會改變。這對於拉動經濟無疑將注入強勁的動力。同樣,在經濟增長未達到一定程度前,即使物價增速在個別月份超過年度目標,也不必擔心政府會採取斷然措施,畢竟適度通脹有利於經濟的平穩發展。從這個角度看,筆者認為對目前股市沒必要盲目樂觀,但也決不能過度悲觀。  □中國人保資産管理公司 蔡紅標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