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消費網際網路的口碑和數據能夠為服務業賦能,可以成為服務業創新供給、細化産品、精準推廣的基石。服務商與傳統行業要加深了解,解決網際網路與行業深度連接的問題,“網際網路”不僅意味著把過去能做的事做得更好,還應該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式與新途徑
近日,國內首個網路消費指數正式對外發佈。一條條由4.5億用戶網路交易數據梳理成的消費指數,不僅體現出過去5年網路購物大步飛奔的速度,更重要的是,作為特別能體現“碎片化”“個性化”需求的消費模式,這份網路購物的“成績單”,為擴大有效供給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了招:究竟什麼樣的商品才能入消費者“法眼”?哪些市場還有待開掘?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下一個風口在哪?
有些趨勢已經相當明顯。一方面,伴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移動支付的普及和交通物流條件的改善,低線市場的消費能力正被不斷挖掘出來。這份網路消費指數顯示,過去5年內三四線城市的網路消費人數不斷增加,三四線城市增量用戶交易人數佔比從2011年的55%上升到2015年的63%,海南和西藏在網路消費水準上竟進入了前十名。這不僅説明網路消費正在通過網路技術拉近供需兩端的距離,使得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人也可以方便地網購,還同時提醒生産製造企業和低線市場的線下零售業,一些地區的有效供給無法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仍有擴張的機會。
另一方面,網路消費正經歷著從實物型向服務型轉型。5年間,吃喝玩樂等服務型網路消費規模指數擴展了70.2倍,同一時間內,實物型網路消費佔比則從2011年的95.7%下降到2016年4月的75%。打車軟體、手機訂餐、團購電影票、預約到府小時工……線上埋單,線下消費,線上帶動線下的零售和服務業,代表本地服務網際網路化的O2O百花齊放,“網際網路”帶來了新的消費增長點。伴隨便利和快捷的,是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創新。
實物網購正倒逼傳統製造企業加強數據分析、打造柔性供應鏈、展開反向定制等。本地服務提供商同樣要正視“網際網路”在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服務網購並非僅僅是拓展了一條新的購買和支付路徑,更重要的是,來自消費網際網路的口碑和數據都在為服務業賦能,它們同樣可以成為服務業創新供給、細化産品、精準推廣的基石。
此外,實物和服務網購的發展趨勢也表明,移動支付的基礎設施已變得堅實,消費者的消費和使用習慣已經被培養起來。在商品和服務之外,公共服務的“網際網路”將是可供大展拳腳的新舞臺。特別是,以往難以突破的教育、醫療等“瓶頸”問題,有望通過“網際網路”得以突破,智慧民生帶來的不僅是億萬用戶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的獲得感,其中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會。在此基礎上,服務商與傳統行業依然要加深了解,解決網際網路與行業深度連接的問題,“網際網路”不僅意味著把過去能做的事做得更好,還應該提供解決問題的新方式與新途徑。
成熟的消費網際網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撬動經濟轉型升級,未來的變化將會更加精彩。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