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刷單如今已是電商行業不少賣家遵循的“潛規則”,一些網店的好評和高銷量靠“刷單工廠”完成,而這類“刷單工廠”人數少則幾十數百、多則數千人,他們隱身於各大電商平臺,已形成完整産業鏈。在刷單形成的虛擬數據背後,消費者收穫的是屢禁不絕的假貨和糟糕的購物體驗。
對此,網民表示,很多商家真實的生意做不了那麼多,就要靠這些虛假刷單來完成。誠信的缺失將最終損害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而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亟須完善監管手段,建立電商評價體系。一方面要防止這種虛假的惡性競爭,另一方面要完善電商評價體系,實施有效的精準監管。
刷單暴露立法滯後
對這種罔顧信義的行為,有網民説,如今刷單已經是電商行業的“潛規則”,早已見怪不怪。網民“olivia時光小偷”感嘆説:“幾乎沒有不刷單的網購平臺!”
網民“Panthonsell”則表示,“依靠刷單,商家讓利,百姓買假,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過,也有網民認為,從廣告意義上來説,刷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網民“小福子木馬”説:“刷單不代表東西不好,只是想讓更多人的看到購買,商家也是無奈,排名不靠前就沒人能看到。”
網民“房清江”指出,網商經營與電商平臺管理立法滯後,監管無法有效介入。目前還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針對網路商品經營與網路平臺的專門法律,來規範商家與平臺的行為、責任。
重塑電商評價體系
早在2014年,國家工商總局在《網路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刷單”等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工商部門可以對商家進行查處。各電商平臺也相繼開展了針對“刷單”的打擊行動。
網民“吳左瓊”建議,加大對平臺和商家的監督和處罰力度,提高失信經營的違法成本,對可疑店舖及時查封,並加入黑名單。
不過,有網民表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重塑電商評價體系,實施有效的精準監管,凈化電商發展環境。對此,網民“禹海君”建議,一者,要完善對電商賣家的信用評價,對於存在刷單現象的賣家果斷清退封號;二者,必須讓評價更多元,既包括評價對象,也包括參與人群,比如引入第三方權威評價。毋庸置疑,電商誠信體系的完善有待出臺更加有效的監管措施。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