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兩致”的産品論
“産品不要做到100分,永遠都是做到60分就扔出去,然後在市場環境下不斷改造。”
2014年6月,李濤拿到北極光創投和紅點投資的A輪融資,以他的標準打法快速地招兵買馬,組建了一支10多人的技術團隊,並用一個月時間開發出了最早的APUS用戶系統。
正如其産品名APUS(A Perfect User System)所暗示的那樣,這並不是一個工具類的應用,而是一個用戶系統,而手機桌面是最表層的形式。為了解釋這個系統,李濤很喜歡用這樣一個比喻:“兩個人打官司,雙方必須都有一個代理律師,代理律師之間處理官司。如果我直接面對對方律師,那我的結局肯定不好,因為雙方的知識構成和經驗完全不對等。安卓系統為何體驗差?就是因為用戶直接面對機器的代理律師,也就是工程師為機器設計的作業系統。因此,APUS想成為用戶的代理律師,由APUS和作業系統交流,用戶只要享受最簡單的操作就可以了。”
不同於傳統桌面簡單的壁紙美化和小工具,APUS可以讓用戶通過桌面管理手機上的任何內容,功能還包括壁紙UGC、滑屏切換文件夾、應用雷達、移動搜索、單層桌面、智慧快捷設置等。以雷達功能為例,APUS能夠基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鏈,使用戶查看附近用戶所使用的應用。與應用商店的列表不同的是,雷達功能是基於位置資訊和大數據對用戶個人習慣所做的分析,每個用戶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該功能時,發現的應用都是不同的——比如在舊金山出差時,用戶可以發現身邊的人多使用Uber,而到了柏林,Wundercar可能成為打車軟體的首選。“Google Play或者蘋果商店都需要人工編輯榜單,並且很容易贖買,雷達功能沒辦法贖買,所以體驗就會變好,推薦的問題是依靠網路聚集效應解決的。”在一些國家,APUS雷達可以搜索到周邊發生的熱門新聞、附近用戶正在看什麼書;在印度市場,通過和幾家電商公司合作,APUS可以為用戶捕捉到周邊的熱門産品。
APUS還構建了移動搜索引擎,用戶可以直接在螢幕上搜索本機內容,包括資訊、音樂、通訊錄,搜索結果也會直接調用當地的熱門搜索引擎,還有當地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推薦。在個性化方面,桌面壁紙實現了用戶的UGC,可以上傳自己拍攝或者喜歡的壁紙並分享給好友,並且看到當地用戶上傳的圖片。APUS希望能夠簡化用戶的操作行為,智慧文件夾、劃屏切換文件夾、單層桌面、工具箱等産品取代了繁瑣的功能表式操作。此外,系統還能夠深層清理安卓手機記憶體,加快手機的運作速度……這些功能,都是圍繞李濤“三點兩致”的産品理念打造的。
在他眼裏,“三點”分別是痛點、亮點和甜點。“産品最重要的就是滿足用戶需求;而亮點就是産品上市後,要能奪人耳目、鶴立雞群;甜點則指産品要黏住用戶,使用戶持續地擁有佔便宜的感覺。”“兩致”分別指極致和精緻,將産品做到極致就不會被競爭對手複製和超越,而精緻意味著産品需要簡約,要有情懷。
從産品發佈以來,APUS就一直保持著每週更新版本的快速迭代。在公司內部,産品戰略不允許超過3個月,産品規劃不能超過1個月,産品設計不可以超過一週。按照李濤的説法,就是“産品不要做到100分,永遠都是做到60分就扔出去,然後在市場環境下不斷改造”。
低成本獲取新用戶
“就像鴨子孵化出來看到的第一個生物是自己的媽媽,我們希望讓全球每一個剛剛拿到智慧手機來上網的人,第一次的體驗就是我們。”
對於推廣,李濤信奉三個原則:用戶不到1000萬不會花一分錢做推廣;絕不花錢做預裝;絕不花錢買流量。那麼,上線一週就有100萬用戶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
李濤給出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事後分析,這也許與Google Play的推薦有關。“剛開始我們並沒有跟谷歌建立過聯繫,而它的推薦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入了良性迴圈,大量用戶涌進來,帶來大量好評,因此也帶來了更多流量。”這次偶發事件給了李濤和他的團隊極大的鼓舞,“只要去經營好你的品牌,你的粉絲就會把榜單經營好,口碑就會提升,因此帶來更多用戶,這是最大的價值。”擁有了最早100萬用戶之後,李濤發現,産品已經進入了穩定的高速增長過程,而這一切都不是刻意為之。現在,APUS在Google Play上有300多萬粉絲,在臉書上有200多萬粉絲,他們每天都會提出新的意見,幫助APUS改進和完善産品。
[責任編輯: 侯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