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消費,提升寬帶速度,支持網購發展和農村電商配送,加快健康醫療、企業監管等大數據應用。這是自去年8月我國將寬帶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國家層面針對寬帶發展作出的又一次重大決策部署。可以說,對實施寬帶戰略的重要性的認識已成為各方共識。在強調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的背景下,加快推進寬帶建設,將寬帶中國戰略描繪的近期和遠期目標變為現實,將不僅有利于夯實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也能對擴大信息消費發揮積極的提振作用。
互聯網經濟作為當今最活躍、最具有創新性的經濟形態,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和帶動經濟全面轉型的引擎。信息消費作為與互聯網經濟相呼應的新消費形態,能為擴大內需提供新的增長點。
寬帶本身就是信息消費的重要內容。這幾年社會各界對寬帶品質的關注很多、呼聲較高,寬帶發展相對而言比較快。特別是實施寬帶戰略以後,各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普遍加大了對寬帶改造升級的投入力度。寬帶建設投資本身就能產生千億級的電信業務市場規模,將直接產生巨大的電信設備需求,並轉化和放大為更大規模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寬帶設施的改進和自身應用需求的增加,寬帶普及率正在得到大幅度提升,寬帶幾乎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4G商用,移動寬帶的應用率提升很快,運營商的寬帶業務收入處于上升態勢。
不過,由于地區差異、城鄉差別的存在,寬帶建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較突出的是,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在寬帶速度、服務品質方面還不均衡,中、西部總體滯後,寬帶普及率也有較大差距,如果能採取措施,消除地區差異,將會新增可觀的寬帶消費量。此外,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問題依然嚴峻,廣大農村地區寬帶設施薄弱,接入條件差,制約了農村地區信息消費潛力的挖掘,寬帶下鄉應當成為下一步的一個重點方向。
應當說,隨著寬帶在信息社會中基礎性的地位越來越凸顯,寬帶作為公共產品的屬性越來越強,提供寬帶產品既是企業的一種經營行為,也是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要致力于實現服務均等化和普遍化。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寬帶投入與未來收益之間不匹配是制約農村寬帶發展的首要因素,但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又不能把農村隔離在網絡世界之外。當然,這需要國家盡快出臺相應的財稅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既重視在發達地區提高寬帶速度,也加快提高寬帶的覆蓋面,實現社會責任與企業利益訴求的結合。
寬帶的普及將創造規模更大、形態更多元的信息消費。信息消費既有硬件消費,也有軟件消費,涵蓋生產、流通、生活以及政務和社會服務各個領域,可以說呈現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復雜性。擴大信息消費的基礎就在于寬帶作為信息流通的設施能否充分起到支撐和保障作用。隨著寬帶設施的完備和信息產業變革,信息產業加速向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全面滲透,推動著物聯網、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應用加快發展,由此將使信息消費的內容更加繁榮。比如說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行業的信息化,依靠寬帶資源,能夠為人們提供更豐富和便利的服務,也能催生許多新的業務形態和消費產品,這無疑將為擴大消費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黃 鑫)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