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誰會成為下個iPhone?美媒分析智能機發展趨勢

2013-10-18 10:41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蘋果第一代iPhone開創了智能手機新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發展,當下的智能機在硬件方面不分伯仲。美國《赫芬頓郵報》10月16日報道稱,智能手機急需進行各種功能改良和功能革新。

  近幾年來,iPhone連續推出大同小異的機型,讓人們對其創新能力產生了疑問。在蘋果公司10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這些疑問或許會再次浮出水面。盡管iPhone是智能手機中的熱點討論機型,但日益平凡的智能機功能和層出不窮的智能機機型都讓我們不再覺得iPhone是手機中的奇跡。到底什麼能使智能機再展雄威呢?

  據 J.D. Power對1.6萬智能機使用者的調查,在調查者們列出的19個令人不快的特性中,人們普遍認為電池壽命是智能機最大的缺點。但是這個特性很難創新。人們很快就會對吹噓電池壽命的媒體感到厭倦,盡管它可能真的會方便人們的生活。

  人們還希望自己的智能機擁有更聰明的“大腦”,而不是更笨重的機身。人們已經開始比較現在所擁有的智能手機和他們夢寐以求的,可以識別人們輕微情感波動的“天才手機”。一些網友表示,他們想要只用對著屏幕看一眼便能懂得他們要求的手機,而另一些網友則希望他們的智能手機在晚上只接收親友電話和緊急電話。J.D. Power統計發現,人們最最渴望未來智能機具有完美語音識別功能:18%的手機響應都可以通過語音實現。

  2012年皮尤調查顯示,手機使用者認為手機帶來的最大的麻煩是總是能接收到騷擾來電,暗示人們對于能更好處理來電與短信手機的需要。與此同時,皮尤調查還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18-24歲的使用者認為智能手機眾多幹擾讓其不能專注于單項任務。還有一些網友表示,智能機的震動提示功能讓他們甚至患上了“震動綜合症”,他們表示不需要只間隔兩分鐘的連續提示。他們需要對于信息重要性敏感的智能手機。

  人們似乎普遍希望智能手機超出通訊工具的范圍,例如具備管理房屋的功能,控制我們的房間供暖、照明等。一些網友甚至希望智能手機具備做三明治、榨果汁、烙煎餅和按摩等功能。這些功能像是來著科幻小說,但具有內置傳感器並可以智能處理人們的要求的手機卻現實多了。

  J.D. Power的負責人Kirk Parsons表示,智能機下一步飛躍或朝著物理連接人類自身所處的環境的方向發展。10%的智能手機用戶希望手機內置傳感器,可以追蹤噪音、溫度、亮度等。(實習編譯:王詩堯 審稿:陳薇)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