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訊 近日省統計局公布了《福建統計年鑒2015》,昨天記者整理發現,去年我省城鎮居民對大米的消費量明顯減少,人均購買量減少了5公斤左右,還有牛肉、雞、鮮奶等的人均購買量也有所減少,不過面粉制品、蔬菜和食用菌、鮮瓜果等的消費都有所增加。還有手機的照相功能雖然越來越強大,但實際購買專業照相機的市民卻未減少。對于傳統家電,業界認為增長空間更多的是在農村。
城鎮居民大米鮮奶消費量減少 蔬果水產消費增加
記者注意到,去年我省城鎮居民大米的人均購買量是51.35公斤,與上年比減少5公斤左右;牛肉和雞的人均購買量都小幅減少;不少人認為有較大增長空間的鮮奶消費,去年從全省人均購買量看也是下降了0.26公斤,為10.14公斤。
不過我省城鎮居民對面粉制品、蔬菜和食用菌、豬肉、水產品、鮮蛋、鮮瓜果等食品的消費是增加的,其中蔬菜和食用菌的人均購買量為82.43公斤,增加1.66公斤,水產品人均增加0.21公斤,為28.81公斤,鮮蛋增加0.34公斤,為7.21公斤,鮮瓜果增近1公斤,達37.88公斤。
從人均消費支出看,去年福建城鎮居民在食品煙酒的花銷最大,人均為7368元左右,與上年比增加920元左右;衣著類人均花費1460元左右,增加約70元。還有增加較明顯的有教育文化娛樂,增151元,為2170元左右,醫療保健支出增加134元,還有家庭服務支出去年一年人均增加了6元多,為93元左右。通過互聯網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人均300元左右,增近90元。
“影響城鎮居民消費的因素很多,有消費結構調整、物價變化等。”業內人士說,像大米消費的減少,水產品、鮮蛋、鮮瓜果、蔬菜等消費的增加就是消費結構調整的因素比較多,而像鮮奶的消費量逆勢下降,可能跟價格上漲有很大的關係。
福州一些家具商場的相關人士說,房產市場相對低迷使得裝修新房的市民減少,他們商場的家具銷售也出現明顯下降。統計顯示,我省城鎮居民對家具及室內裝飾品的消費,由上年的人均300元左右降到了去年的不足200元,家用紡織品也下降了6元左右,為91.97元。
手機暫難代替專業相機 傳統家電市場更多在農村
還有耐用消費者擁有量的變化也值得商家注意。據統計,去年福建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家用汽車的擁有量是23.25輛,與上年比增加3.34輛,這也導致我省城鎮居民對汽油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去年人均汽油購買量增加了11.5升,達65.91升。還有盡管手機照相的清晰度越來越高,但專業照相機的銷售並沒有受太大影響,每百戶擁有量為33.35臺,增加2.81臺。
但很多傳統家電的擁有量是呈下降趨勢的,比如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空調機等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量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熱水器下降2臺多,空調減少超過5臺,僅有彩電微增2臺多。而從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看,不少傳統家電的數量仍是上升的,比如熱水器、空調和彩色電視機等,其中彩電增加了3臺多。
福州一些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也反映了當前不少傳統家電嚴重供過于求的局面,像空調今年全國的庫存可能會達4500萬臺,積壓嚴重。從後期的發展趨勢看,傳統家電無論是生產商還是銷售商,可能都得把銷售重點放在農村。而在城市,則是重點推創新產品。(記者 謝充靈)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