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香港成為亞洲主要商業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關鍵。香港經濟基於企業經營自由、貿易自由和市場自由,政府對貿易不設限制,零關稅、無配額,對各地商家一視同仁;對外及外來投資沒有限制,也不設外匯管制,企業或行業擁有無國籍限制
連續19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這個與上海幾乎同時開埠的城市,究竟有著怎樣的市場魅力和經濟活力?香港貿易發展局華東、華中首席代表鐘永喜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説:“香港的競爭力可以從3方面闡述,自由、貿易、港。”
自由,是香港成為亞洲主要商業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關鍵。鐘永喜告訴記者,香港經濟基於企業經營自由、貿易自由和市場自由,政府對貿易不設限制,零關稅、無配額,對各地商家一視同仁;對外及外來投資沒有限制,也不設外匯管制,企業或行業擁有無國籍限制。
“我們對軍火、食品等類別有一定限制,這些産品設置門檻不是為了阻礙貿易發展,而是為了社會穩定和居民食品安全考慮。”鐘永喜進一步分析説,“在這些‘自由’中,貨幣自由兌換,金融市場開放非常重要。”
貿易在香港經濟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鐘永喜指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香港都是以商品貿易為主,承擔了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轉口貿易;與此同時,服務貿易也是香港經濟的重要載體,尤其是,近年來,産品與服務關聯度越來越高,服務貿易額有了迅速增長。
“下一輪發展的核心是以智慧財産權為主的科技貿易。”在鐘永喜看來,“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關注品牌、智慧財産權和專利技術,這也就對科技貿易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長遠發展目標。”
2012年9月,粵港兩地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以推進兩地在2014年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在政府層面上,去年6月簽署的協議把受惠服務行業領域擴大至48個;在國際上,香港繼續拓展新市場,與新興市場加強經貿關係,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智利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並與俄羅斯就加強雙邊經貿及服務貿易的合作交換意見。
“港”包含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另一個是軟環境建設,尤其是體制建設,通過法制規範經商環境。鐘永喜強調:“香港是一級政府,部門設置非常簡單,商務與貿易發展局管理與經商有關的各個部門。任何一個企業家要在香港設立公司,不需要拜見官員,也不需要政府公關。政府運營成本捆綁了稅收,簡單的行政流程可以降低政府運營成本,相應的政府賦稅也可以減少。”
鐘永喜告訴記者:“在香港,很多事情政府管得少,主要由市場發揮作用。”對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一瓶進口紅酒在香港超市售價100元,在上海超市的售價超過300元,除去市場因素,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200元差額上的‘學問’。”
不過,在袁堂軍看來,香港仍然不能成為上海自貿區的有益借鑒。“香港和新加坡最明顯的特色就是稅率低、園區服務好、物流方便,這些上海都非常容易做到。”袁堂軍分析,“但它們共同的致命問題是,它們並沒有能夠真正參與到與亞洲分工最緊密的環節中來,這是上海必須避免的。中國必鬚髮揮自己的特色,將研發中心集中起來,利用上海參與到全球産業鏈、價值鏈最核心的環節。“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