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易綱:疫情應對期間金融支援政策有階段性

2020-06-19 11:12: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6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透露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重要資訊。他表示,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疫情應對期間的金融支援政策具有階段性,要注重政策設計激勵相容,防範道德風險,要關注政策的‘後遺症’,總量要適度,並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適時退出。”易綱提醒説。

  據易綱介紹,上半年,央行通過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擴大總量供給,重點解決融資難問題。推出的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援措施包括: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出臺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援計劃、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

  從目前來看,上述綜合舉措已取得良好效果。截至5月末,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1.1%與12.5%,均明顯高於去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二季度以來,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呈現良好的回升跡象。

  與此同時,央行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市場利率持續下行,推動金融部門向企業合理讓利,著力緩解融資貴問題。易綱介紹説,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向企業讓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降低利率讓利;二是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讓利;三是銀行減少收費讓利。他預計,今年全年金融系統通過以上三方面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

  在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背後,政策還需要著力解決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問題。易綱稱,在疫情衝擊下,銀行不良貸款會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力度,是增強銀行支援實體經濟可持續性的重要措施。這也是金融部門承擔實體經濟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近年來,關於央行資産負債表“縮表”的問題備受市場關注。易綱稱,2018年以來,央行10次降準,釋放流動性約8萬多億元,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5%降至目前的9%左右。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降後,商業銀行可以自主使用的錢相應增加,貨幣乘數上升。降準的過程,一方面體現為央行資産負債表“縮表”;另一方面體現為商業銀行通過發放更多貸款形成的貨幣擴張效應。與此同時,央行通過增加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又會相應“擴表”。

  他總結説,我國央行降準和增加再貸款是雙擴張的貨幣政策工具,但反映在資産負債表上則前者是“縮表”、後者是“擴表”。這幾年“擴表”和“縮表”在金額上大體相當,所以我國央行資産負債表規模基本穩定在36萬億元左右,這與目前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央行資産負債表大幅擴張的機理是不同的。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産負債表持續合理擴張,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反映了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不斷提高,市場機制運作良好。

  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易綱表示,上海正成為人民幣資産配置中心、人民幣金融資産風險管理中心、金融開放中心、優質營商環境的示範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

  何為人民幣資産配置中心?易綱解釋説:“全球一流的投資者,只要投資人民幣資産,首先就會想到上海。全球機構投資者都能夠方便地在上海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他特別提到,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貨幣政策仍在正常區間,人民幣利率在發展中國家中是最低的,但相對主要可兌換貨幣仍保持較高的正利差,人民幣資産對全球資本配置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記者 李丹丹)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