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發改委副秘書長談一帶一路:助推宏偉構想邁向輝煌未來

2017年05月10日 08:28:4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助推宏偉構想邁向輝煌未來(一帶一路·權威有話説)

  來源:人民日報

  范恒山

  從無到有,由點及面,“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和進度超出預期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三年多來,許多國家積極響應,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開展工作,取得了諸多重大進展。

  一是頂層設計已經完成,總體框架順利搭建。習近平主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描繪了“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意義和建設思路。2014年底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研究制定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規劃,2015年3月國務院授權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習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指示和這樣兩份文件的出臺,標誌著“一帶一路”建設的頂層設計順利完成。各部門各地方各單位主動對接國家規劃,全國各省(區、市)都出臺了實施方案,各部門也出臺了貫徹落實意見。

  二是合作協議陸續簽署,國際共識不斷凝聚。以戰略對接為核心,我國已與38個國家簽署了近5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同時,積極推進編制雙多邊合作規劃綱要。目前,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中哈、中白、中捷對接合作文件均編制完成並順利簽署,中塔、中老等對接合作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完成。與土耳其、波蘭、沙特等國簽署了關於加強“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三是項目建設相繼啟動,早期收穫成效初顯。“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已經建立。截至目前,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作推進項目1000多個。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亞吉鐵路、中巴喀喇崑崙公路二期升級改造、中俄和中亞油氣管線、瓜達爾港先期建設、吉布地港、緬甸皎漂經濟特區等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中歐班列打造統一物流品牌,境外首達儀式在波蘭成功舉辦,已累計開行近3500列,通達9個國家14個城市。

  四是産能合作進一步擴展,投資貿易便利化水準不斷提升。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與20多個相關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的産能合作,與27個國家簽訂了國際産能合作文件,與法國、德國、韓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就共同開拓“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達成重要共識。各類雙多邊産能合作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我國企業在20個沿線國家在建的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與53個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簽署了78項合作文件,推動工作制度對接、技術標準協調、檢驗結果互認、電子證書聯網。

  五是金融平臺多元化發展,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金融合作。亞投行和絲路基金成為國際金融合作的新平臺。截至2016年底,亞投行已為沿線國家的9個項目提供了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簽約項目達15個,承諾投資額累計約60億美元。同時,共9家中資銀行在26個沿線國家設立了62家一級分支機構,20個國家的54家銀行在華設立了6家子行、20家分行和40家代表處。

  六是人文交流廣泛開展,民心相通水準不斷增強。我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與60多個國家簽署教育合作協議,來華留學生中近一半來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設立了30個中國文化中心,新建了一批孔子學院。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活動,我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獲得成功。我國與沿線國家簽署了46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在沿線國家設立了16個中醫藥海外中心。

  世界經濟仍然處於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的深度調整期,原有的發展格局被打破,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格局尚未形成,世界經濟復蘇任重道遠。雖然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但經濟預期低迷刺激了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反地區一體化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抬頭,對原有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形成較大衝擊。在缺少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有效支撐的情況下,世界經濟迫切需要尋找到新的增長動力源。“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點燃了希望之光。

  “一帶一路”橫跨歐亞大陸,相關國家借中國發展東風加快發展的願望十分強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催生新的需求,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就是將順週期下形成的巨大産能和建設能力,與逆週期時寬鬆政策創造的超額貨幣供給有效結合,滿足這些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發展的需求,提升基礎設施水準,同時優化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配置,提高生産要素品質,推動世界經濟再平衡,助力經濟復蘇。“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符合世界潮流的發展趨勢,體現了各國的共同利益,是面向未來的國際合作新共識,展現了各國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越來越多地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與肯定。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援和參與意願。我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熱烈響應。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帶一路”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必將向著更加輝煌未來進發。

  以“釘釘子”精神把“一帶一路”建設繼續向前推進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了不斷深化的重要階段。我們應抓住機遇,把握時機, 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大理念、大原則,著力打造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的絲綢之路,為各方的互利合作提供優質平臺。下一步應著力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

  抓統籌協調。一是堅持有力有序有效。按計劃、分步驟,有急有緩推進各項工作,保持定力,穩紮穩打、久久為功,讓國內外民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二是強化國內協調聯動。要統籌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統籌推進對外投資和引進外資,統籌推進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強化規劃引領,引導各方面相互協作。三是加強國外一體合作。引導“走出去”企業規範經營,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規避政治、法律、經濟等風險,推動建立“走出去”企業黑名單制度,對違反市場原則、惡性競爭的企業進行懲戒,確保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化。

  促共同推進。一是加強宣傳引導。深化與相關國家主流媒體合作,圍繞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配合重大外事活動,開展鮮活的宣傳報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我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也是展示“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傳播絲路精神、弘揚共商共建共用合作理念的重要平臺。我們要充分表達歡迎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參與合作的誠意,不斷擴大“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朋友圈”,構建更加緊密的夥伴關係網路。二是促進對接。積極對接沿線國家的發展規劃,找準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切入點,持續推進合作協議簽訂工作,突出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努力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三是深化人文交流。全面深化在教育、科技、衛生、扶貧、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積極推動與這些國家互辦多種形式的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引導和動員民間力量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弘揚和傳承絲綢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為深化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推項目落地。一是突出重點。進一步突出重點方向、重點地區、重點項目,以六大經濟走廊支點國家和地區為主攻方向,聚焦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中東歐五大區域,穩步實施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二是強化引領。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産能合作、境外産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實施好一批重大關鍵性項目,形成良好的示範帶動效應,有效調動當地參與積極性,帶動相關項目接續推進。三是促進聯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國內企業到相關國家投資經營,廣泛拓展多樣的經濟貿易活動。在項目建設中還應積極與所在國進行技術標準對接調整,積極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強支撐保障。一是加強政策支援。持續推進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協商解決影響互聯互通的制度、政策、標準等問題,降低人員、商品、資金、資訊跨境流動成本,為大型項目實施提供穩健的政策保障,不斷提高投資貿易便捷化水準。二是完善金融服務。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當前,一些國家金融發展水準總體偏低,融資能力較差,金融服務需求旺盛。要加快金融“走出去”步伐,加強與相關國家金融機構的合作,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減少當地貨幣匯率波動對投資合作産生的不利影響,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模式,切實降低項目融資成本,提升服務水準。三是促進安保合作。加強海外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建立政府間反恐合作和安保機制,聯合駐外機構對企業加強指導,確保海外中方人員和財産安全。

  重形勢研判。著眼未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做好形勢分析和政策預研,一能夠有效防控風險,二能夠進一步明確方向,三則有助於長期立於主動位置,抓住工作主動權。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脆弱乏力,增長基礎不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開放與保守、變革與守舊、經濟一體化和“碎片化”的矛盾逐漸凸顯,“黑天鵝”事件的不斷發生,給世界發展帶來很大不確定性。這些問題如果處置不妥,極有可能衝擊目前“一帶一路”建設的良好局面。我們要居安思危、超前謀劃、穩妥應對。要特別做好兩方面的精準研判:一是世界大勢走向。密切跟蹤關注世界經濟政治發展新動向,尤其是重點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政策走向,及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做好對策儲備。二是地區因素變化。加強對“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國家國情研究及形勢分析,提高預測預判水準和風險防控能力。

  (作者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