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總理追問去杠桿:擠泡沫還是做品質?

2015-07-17 07:37 來源:每經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經記者 胡健

  昨日(7月16日),外媒彭博社的一個數據頗為令人關注,其數據顯示,6月底,中國企業和家庭的未償還貸款佔GDP的比例為207%,遠遠超過2008年中國的負債率125%。

  杠桿率並沒有官方口徑,其數據也不免有誇張之嫌,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呈現階梯下行,落實到根本原因,很多經濟學家都提到一個觀點,宏觀經濟需要逐步去杠桿。

  目前,對這一話題表示重視的不只有經濟學家,還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近的中南海座談會上,就有兩個話題都與去杠桿直接相關。

  最新公佈的財政數據顯示,財政收入復蘇跡象明顯。6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比5月份大幅提高8.7個百分點。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仍有空間,中國經濟去杠桿過程中,需要政府財政更加積極,通過加杠桿保持穩定,來換取企業降低債務比重的時間。

  總理與專家交流去杠桿

  在最近的中南海座談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元春在發言中建議,要充分吸收宏觀經濟學的最新創新成果,“比如當代‘去杠桿’、‘去泡沫’理論對於‘宏觀去杠桿’的新認識”。

  對於這些理論概念,李克強總理顯然並不陌生。他立刻追問道:“你的意思是説,去杠桿、去泡沫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是‘擠’,第二種‘反向’的,提高生産率,做實品質,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消化泡沫和杠桿問題?”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院院長賈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取強硬辦法去杠桿肯定會引發經濟的震蕩,做實品質、提高生産率就是從供給端解決問題,其核心是通過改革釋放經濟增長的紅利。

  為什麼中國經濟需要直面去杠桿問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總體的負債率不高,資産負債表還比較健康,但是有兩個問題很突出,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企業的負債率過高,遠高於發達國家的水準,高於OECD國家的平均水準,我們的比例達到115%,OECD國家平均90%。

  財經評論員李文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企業負債率高,直接導致財務成本升高,中國當下還面臨産能過剩問題,企業本就投資意願不足,再附加高債務,就自然會選擇收縮性經營戰略,這最終會導致經濟下滑與就業難題。

  李揚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政府杠桿率結構,他早在去年底就明確提出,我們總體政府債務不高,但是地方政府債務過高,解決這個問題是考驗我們未來智慧的一個很大的領域。

  今年行至過半,中央政府也從多角度給出了解決辦法,最突出的便是兩次分別規模達萬億的地方債置換,這一做法在受到經濟學界肯定的同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

  積極財政政策仍有可為

  當天座談會上,李克強明確指出:“在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並沒有拿來直接發放福利,而主要是進行基礎建設等投資,是有回報的。我們置換的每一筆債務都是中央財政核發的,可以説,背後是中央政府的信用和能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也在會上表示,“從國際上看,對政府債的概念其實是可以分開的。現在中央政府債務負擔比例偏低,那就可以通過債務置換,核銷地方政府債務。”

  地方債並不是去杠桿的唯一難題,目前,我國企業利潤增速已經處於多年來的低點,整體宏觀經濟層面都面臨解決如何減少債務的難題。

  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中國的負債率達到244%,超過亞洲平均水準。其中非金融類企業的負債水準達到178%,房地産佔24%,政府債務達到42%。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上半年就表示,金融杠桿不能被“神化”,金融“加杠桿”的興奮隨之而來的就是“去杠桿”的痛苦。

  摩根士丹利觀點認為,中國想要“去杠桿”,防範風險,短期之內不能採取西方式“一刀切”的方法,而是需要通過有序的、逐步的調節,達到更好的平衡。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都認為,銀行信貸對GDP的比重已經偏高,目前最好的工具是財政,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定短期經濟運作,為企業去杠桿贏取時間和切實抓手。

  李文海表示,我國企業杠桿率高,居民和政府杠桿率較低,政府加杠桿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積極財政政策將創造更多的需求和就業機會,平衡企業的生存困境。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財政政策方面,需要繼續解決短期的財政約束,並且以更寬容的方式遏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進一步宣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及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均將舒緩地方政府融資的拖累。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