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和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讓國企“走出去”有了新的目標與動力。“走出去”的過程中怎樣才能讓企業順利“揚帆出海”,成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最終體現的是國家實力。”在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看來,“走出去”的企業與國家之間呈現一種交互的關係:企業的形象與經營成果,體現了國家實力;而國家實力則是企業最有力的靠山。
政協委員、中國海運原董事長李紹德認為,中國企業缺乏統一性和整體性,是“走出去”的重大弊端。“中國的企業往往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比如電力行業對外投資,製造企業搞一個項目、承包施工搞一個項目,企業之間內耗嚴重。”
全國人大代表、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騫芳莉建議,在鼓勵企業走出去參加基礎設施建設時,也可以讓後期管理運營的服務一起“走出去”,實現捆綁式的配套外包服務“借船出海”,不僅讓“中國製造”走出去,也讓“中國服務”走出去。
李紹德則建議,國家在“走出去”戰略方面需要有整體規劃,不能完全由市場決定,可以設立負面清單,不能一窩蜂“走出去”。“政府‘走出去’的戰略是明確的,但相關政策是分散的、無序的。”李紹德説,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企業要想在國外投資至少需要6個部門的批准,有些時候部門之間意見不統一,由於部門之間缺乏溝通機制導致審批被拖延:“新常態下,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效率,把同類型的審批事項放在一個部門。”
“中國企業還不夠強大,需要在金融、保險等各方面加以支援。”全國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葛俊傑希望,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進一步加大力度,中國海外投資佈局還會加大。他建議國家金融應支援企業形成海外網路佈局,根據企業不同經濟發展時期給予相應的支援,形成綜合配套政策。
黃迪南還建議從財稅制度上進行改革,以解決中國企業人才“走出去”的後顧之憂。他説:國外有一種説法是“事業在哪,家在哪”,而國內目前則是“家在哪,就在哪找到事業”。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還建議,國企“走出去”同樣要有“容錯”機制。國企為“走出去”就可能失敗,因此對國企資本的考量也應該動態化。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