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國務院:加快鐵路核電等裝備“走出去”

2015-01-29 10:46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新華社電 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産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

  會議認為,對接相關國家建設和發展需求,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導,運用商業模式,促進我國重大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開展産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不僅是擴大國際投資經貿合作的重要機遇,可以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也是國內産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

  會議確定:一是大力開拓鐵路、核電等重大裝備國際市場,整合行業資源,創新對外合作模式,探索採取合資、公私合營等投資運營方式,並通過國際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二是以鋼鐵、有色、建材、輕紡等行業為重點,針對國際市場需要,支援企業利用國內裝備在境外建設上下游配套的生産線,實現産品、技術和合規標準“走出去”。

  三是通過對外工程承包、對外投資等,鞏固通信、電力、工程機械、船舶等成套設備出口。支援企業境外並購、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提高跨國經營能力。

  四是完善支援政策。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現有政策,立足長遠支援一批重大項目。按照市場原則,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支援企業在境內外發行股票或債券募集資金,為重大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資便利。

  五是強化統籌配套。加強境外投資監管,規範企業經營秩序,堅決防止惡性競爭。

  六是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帶動當地就業,加強人員培訓,做好後續服務。把我國優勢産能和裝備打造成國家新“名片”。

  我國為何重視裝備“走出去”?

  ●商貿壓力:現在中國傳統的商貿進出口遇到很大下行壓力,要應對這一困難,就要加大開放力度,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

  ●比較優勢:從國內産業發展看,我國在高鐵、核電等領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國際競爭力,“走出去”是産業發展的階段特徵和必然需求。

  ●産業競爭:據海關總署介紹,儘管當前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但比較成本優勢正在發生變化,包括勞動力、融資等經營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的約束加大,我國傳統的産業競爭優勢在削弱。推動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也是打造外貿新動力的迫切需要。

  ●互利共贏:推動中國裝備和優勢産能“走出去”的核心理念,就是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

  “走出去”目前走到哪個階段?

  産品輸出

  改革開放初,一些國家把大批生産線轉移到我國沿海地區,成就了風靡全球的“中國製造”。

  産業輸出

  推動中國裝備及優質産能“走出去”,目前是一個極好的時點。既利當前,更惠長遠,可使中國經濟在平穩運作中,實現提質、增效、升級。

  資本輸出

  目前裝備“走出去”成效如何?

  高鐵

  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世界先進的高鐵整合技術、施工技術、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技術。目前,中國正與美國、俄羅斯、巴西、泰國在內的28個國家洽談高鐵合作項目,與俄羅斯和泰國已經簽署了高鐵合作意向書。

  1月26日,中國北車發佈公告稱,中國北車已與美國馬薩諸塞州海灣交通管理局簽訂了出口美國波士頓紅橙線地鐵項目合同,總金額約41.18億元。美國將向中國北車採購284輛地鐵車輛,裝備波士頓紅線和橙線地鐵。這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首次登陸美國。

  裝備製造

  裝備製造業正逐漸成為我國出口的重要增長點。2014年,鐵路機車、通信設備出口增速超過10%。 資訊來源:新華社

  ■ 現場

  李克強:裝備“走出去”目前是極好的時點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針對加快中國裝備“走出去”的議題,參會者足足討論研究了兩個小時。

  當天的會議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産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李克強説,中國經濟是在全球化進程中成長起來的,開放與改革一樣,是我們的必由之路。

  “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他説,“這不僅有利於當前經濟發展,更是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經濟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重大機遇。”

  當前中國要“産業輸出”

  李克強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的日用消費品風靡全球,可以説,這30多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開放帶動的。現在中國傳統的商貿進出口遇到很大下行壓力,要應對這一困難,就要加大開放力度,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加強國際産能合作。

  “我們常説,要從‘産品輸出’向‘資本輸出’升級,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産業輸出’。這也與發達國家的轉型路徑相吻合。”他説,“改革開放初期,一些國家把大批生産線轉移到我國沿海地區,成就了風靡全球的‘中國製造’,現在我們也走到‘産業輸出’的時候了。”

  李克強指出,中國裝備及産能性價比高,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優勢,但品質和安全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不僅有利於穩增長,更是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使中國經濟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水準的重大機遇。

  與其賣成品不如建廠

  李克強回顧了一個多月前與哈薩克簽訂産能合作協議時的情景。哈方原本遵循“常規套路”,向中國出口能源、農産品,但李克強不失時機提出,中哈應該在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光明大道”計劃上展開深度合作。最終,兩國總理在原定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加碼”敲定了一份價值180億美元的産能合作“大單”。

  “哈薩克公共産品匱乏,希望加大投資力度、大興基礎設施建設。但他們國內水泥、平板玻璃等産能生産線一條都沒有。所以我提議,與其他們向我們購買成品,不如我們去當地直接建廠。”總理説,“哈方一聽非常樂意。因為中國輸出生産線,不僅幫助他們發展了實體經濟,也推進了他們的工業化進程。”

  李克強強調,推動中國裝備及優質産能“走出去”,目前是一個極好的時點。全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正紛紛出臺,更重要的是,許多國家很看好我們以擴大公共産品有效供給帶動發展的模式,希望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拉動投資增長。

  “現在不僅發展中國家,包括中東歐的一些中等收入國家,基礎設施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甚至有些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也面臨老化等問題。而中國在這方面的性價比有很強的競爭力,因而要不失時機加快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與各國廣泛進行産能合作。”李克強説。

  政府不能“疊床架屋”

  李克強強調,加快中國裝備及優質産能“走出去”,要遵循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商業運作模式。政府要為企業做好各種服務工作。

  李克強表示,在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過程中,政府不能在機構上再“疊床架屋”,更不能“包攬天下”,而是要切切實實為企業鬆綁。

  “民營企業自己拿錢到國外投資,政府沒必要給人家審批,幫人家把關!”他加重語氣説,“誰投資誰負責,誰出錢誰負責,權責一定要對等!真正‘懂’市場的不是主管部門,當然是企業自己啊!”

  李克強最後説,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走勢曲折的形勢下,要不失時機推動中國裝備及優質産能“走出去”,既利當前,更惠長遠,一舉數得,使中國經濟在平穩運作中,實現提質、增效、升級。 新京報特約撰稿 肖楠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