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微軟“小冰”
●“封殺”措施:群聊“無應答”“回答混亂”
●“封殺”理由:涉嫌洩露用戶資訊
2014年6月,在上線3天后,微軟的智慧機器人“小冰”遭遇“封殺”。
“小冰”是微軟Bing搜索中國團隊于2014年5月29日發佈的一款智慧聊天機器人,兼具群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實用技能。“小冰”上線不久就在部分微信聊天群對話中出現了“無應答”、“回答混亂”等現象。
微軟髮布的一份聲明稱,故障原因是由於“小冰”上線首日對話量激增大大超過預估,同時部分“小冰”被騰訊微信系統誤判為SPAM賬號所致。
微信聲明中稱“封殺”原因在於“涉嫌洩露用戶資訊”。其回應稱,“我們接到了大量用戶詢問,擔心這款産品的運營方式是否會洩露用戶聊天內容。微信團隊對此高度重視,經過查證後發現該産品涉及模擬用戶操作、誘導用戶拉群、批量註冊垃圾賬號等影響平臺規則和用戶體驗的違規行為。”
NO.7
行銷大號
●“封殺”措施:不能添加新好友、拉群
●“封殺”理由:“微信不是行銷平臺!”
2014年剛開始,微信就對個人好友過萬的微信賬號大批“封殺”。微信過萬好友的用戶發現,不能繼續添加新的好友、不能拉群。廣告行銷味道正在變重的微信經歷了一次清洗。
2014年5月份,微信再次出臺政策打擊行銷行為,用戶關注好友以及公眾賬號數量的上限調整為5000,一旦超過5000,用戶將無法繼續添加。此舉給普通用戶造成了一些不便,“之前被加很多,現在要辛苦刪除了!”有用戶稱。
騰訊聲明表示,“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關係鏈構成的小眾、私密的圈子,它不是行銷平臺。不鼓勵利用個人微信號進行行銷,為保護用戶體驗,凈化平臺環境,微信會對部分通過大量添加好友從事商業行銷的個人微信號進行聯繫人數量限制。”
在2012年、2013年,微信已經多次對草根賬號“動手”,限制發送廣告、取消互推、分享朋友圈按鈕,迫使草根行銷號轉型。
NO.8
HTML5遊戲
●“封殺”措施:限制IP數量
●“封殺”理由:誘導用戶分享朋友圈等
HTML5經過2010年的火熱,沉寂兩年之後,于2014年突然在微信朋友圈爆發。
這一年涌現了圍住神經貓、全民尋找房祖名、家和萬事興等遊戲或行銷範本。其中又以“神經貓”的成功為最,3天達到500萬用戶、1億訪問量。
不過,微信已主動限制HTML5遊戲在朋友圈中的傳播。據開發者透露,微信在一款H5遊戲達到一定數量IP訪問時,會限制其傳播,使分享內容在朋友圈不可見。對於IP數量的要求,有的在十幾萬,有的在上百萬。
2014年12月11日,在騰訊舉辦的“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上,播放了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張小龍事先錄製的一段視頻。他提到,對於誘導用戶分享朋友圈的、一些有版權問題的、一些H5遊戲,已經做了限制。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