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 貴一點,但好用
“儘管有些進口的東西確實稍微貴點兒,比如一包進口紙尿褲可能就貴幾塊錢,但是我發現即使國內比較有名的牌子,在産品的設計、細節這些方面跟國外確實是有差別的。給孩子用的,家長們還是想儘量安全、好用,也就不在乎那幾塊錢了。”省城市民韓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韓先生表示,就拿母嬰用品來説,實際上大家熱衷購買進口的,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盲目追求進口消費,而是因為在實際的産品體驗中,確實能感受到不少進口商品從外包裝到産品設計和服務體驗都更為用心。“他們很注重細節,我覺得這些細微處很能體現他們的産品理念,就很容易被接受,這是我們國産商品應該學習的東西。”
●專家 爭市場,要靠實力
“中國加入WTO,必須要把關稅降下來,打開國門,和許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就要求國內的企業必須要用自身實力説話,不能一味地指望政府保護。”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説道。
“並不是説國産商品的品質不如進口商品,甚至有些商品國産貨的品質要優於進口商品或者水準接近,但是層出不窮的問題商品給消費者留下了‘國貨品質不如進口貨’的不好印象。”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顧春太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