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詐騙高手畫億元集資大餅:豪車炫富稱上頭有人

2015-01-08 07: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追查坎途

  因非法集資被公安機關立案的犯罪嫌疑人,長期躲藏居住外地,通訊無法聯繫,部分犯罪嫌疑人具有極強的反偵察意識,抓捕困難較大。資産清查和處置困難。

  記者發現,“出事”的民間金融機構和企業,大都是空殼公司,用虛假的投資項目或者不具有實際價值的商品,通過鼓吹高回報的方式進行傳銷式運營,吸收社會資金,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維持運轉,甚至把融到的資金用於放高利貸,資金鏈一旦斷裂,公司法人或者負責人便立馬“跑路”。

  陜西省府谷縣于2013年8月20日成立了化解民間融資風險和打擊處置非法集資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處非辦)。而據處非辦統計顯示,從2014年3月5日到2014年10月16日,府谷縣處非辦共接待群眾2634人次,登記的報案群眾1279人,金額涉及123447.683萬元。目前已立案14起,涉案犯罪嫌疑人22人,涉案金額約26.7億余元,涉及群眾2300多人。據了解,針對目前非法集資案件高發的態勢,陜西神木、吳堡等許多縣均設有“處非辦”。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神木縣處非辦了解到,截至2014年11月15日,神木縣處非辦共接到非法集資報案線索279起,報案金額74.9億元。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現已追回現金6.23億元,凍結銀行賬戶餘額2060.66萬元,累計追繳的涉案財物總價值約17.5億元。

  基層處非辦工作人員表示,現階段非法集資案件處理難度較大。城鄉居民投資渠道狹窄與中小企業融資難疊加,導致非法集資根除難。一些投資者存在暴富心理,加上資訊不對稱、法律知識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差,難以識別和預防非法集資。

  同時,非法集資往往涉及人數眾多,時間跨度長,金額大,部分集資者將集資款用於支付前期利息,或揮霍或轉移,公安機關介入後,查封扣押資産往往與集資款數額相差很大;還有部分集資者將集資款投入到實體,因經濟下滑,資産縮水,資産無法變現,資産處置難度大。

  另外,大多數受害者只要現金不要資産,但受宏觀經濟影響,查封、扣押、凍結的房産、車輛、土地、股份等涉案財物,即使通過公開拍賣成交率也很低,變現困難,導致資産處置嚴重滯後。

  “這類民間融資案件涉案公司或組織大多是畫一個高回報的‘大餅’,利用人們貪圖利益、幻想暴富的心理,非法吸納社會資金,犯罪時間長、涉案地域廣、被騙人數多,如果資金鏈不斷,群眾一般不會報案,一旦案發,涉案資金便難以追回,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難度。”蘭州市公安局政委黃大功説。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