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詐騙高手畫億元集資大餅:豪車炫富稱上頭有人

2015-01-08 07: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高息誘餌

  集資機構或以豪車炫富,或宣稱“上頭有人”,或編造虛假投資項目,種種謊言不一而足,只為誘騙投資者交出錢財。

  63歲的劉師傅,頭髮花白,面容憔悴。他將全家的600多萬元投放給榆林一家典當行,老闆跑路後目前血本無歸。他説,典當行是一個煤老闆開的。當時這位煤老闆宣稱有兩座煤礦,覺得他經濟實力不錯,就和村裏人一樣把錢投進去了。

  “後來我才知道,他(典當行老闆)實際上就是哄騙,兩座煤礦只是有一部分股份,不都是他的。一個佔30%的股份,一個佔40%的股份。從我們集資戶手裏集資了8個多億,但是除了煤礦投資,還有4個多億不見了。這老闆和我是一個村的,我們當時就是完全聽他説的。我全家600多萬元,兒子的,女兒的,全部都被騙得光光的,太慘了。”劉師傅説。

  雖然悔不當初,但劉師傅説:“當時典當行許諾給我的利息是二分半,600多萬元投資每個月光利息就十幾萬元。這麼高的利息,我咋能不存?”

  説起投資經歷,西安的一位退休幹部邵先生表示,通過熟人介紹,先後6次在陜西鑫鼎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了75萬元,投資時間從半年到一年不等。“這家公司承諾年收益14.4%以上,頭三個月支付了我三萬多元的利息,後來老闆突然就失聯了,辦公室也人去樓空”。

  邵先生説,在這家公司投資共有72個人,一半以上都是老人,涉及資金1000多萬元,他是投資最多的,“30萬可以換個心臟,30萬可以換個腎臟,75萬相當於讓我死了兩次”。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集資機構和企業為騙取投資者信任花樣百齣。

  在陜西省西安市,一起“集資辦學”案件令至少4000余名受害者受到損失。其中一些受害者在投資之初,本著“小心謹慎”的原則,不僅多次實地進行考察,而且還了解過學院的資産狀況,但是還是“中招”。隨著學院被查封,集資詐騙者被抓,本金和高額利息終成泡影。

  説起投資經歷,陜北的一位受害者則表示,當時去投資公司實地看了,公司內部不僅佈置的跟專業的銀行一樣,而且墻上到處挂著老闆和名人及領導的合影,老闆不僅開豪車,而且逢人就炫耀,感覺“非常有後臺、有背景”,所以當時投資者都非常放心,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的往裏面放錢。

  還有受害者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會參與集資,也是看周邊親戚朋友都有投資。“我都是跟著同學參與一些項目,周圍的人也基本上都是通過親戚朋友介紹參與,因為有熟人感覺比較放心。”西安一位參與集資的王女士説。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