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圖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傑裏米·裏夫金在他的最新著作《零成本社會》中,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打開手機應用進行租車,通過短租網將空余的房屋臨時租給旅行者,在網上分享自己創作的歌曲或者小説,將孩子不要的玩具放在網上與人交換……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在共用中完成,這在裏夫金看來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共用經濟。
在中國,租車已成為“共用經濟”的代表,而因其所在行業的潛力,也更被市場和資本所關注。尤其是在中國租車行業中的兩個“大佬”北京神州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神州租車”)和上海一嗨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一嗨租車”)先後赴境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之後。
11月19日,一嗨租車在官網發佈新聞稿確認,該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已定價,以12美元/股的價格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每股美國存托股票相當於該公司兩股A類普通股,“這些存托股將於2014年11月18日起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下稱‘紐交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EHIC’”。
“此次發售的1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全部由一嗨發售。”一嗨租車稱,“承銷商已被授予為期30天內追加購買最多1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的超額配售權。”
事實上,一嗨租車的上市之路並不順遂。“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也許不過分。”熟悉一嗨租車的人士11月19日晚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從宣佈IPO以來,看到了太多變數。”
正式登陸紐交所交易前,一嗨租車三大基石投資者中的由紐交所前中國區首席代表楊戈掌管的琨玉資本退出認購,接替者是匯添富基金;稍早前,承銷商中的德意志銀行亦消失在一嗨租車第二次提交的招股説明書中。
更大的波折是,11月12日,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收到了一份匿名舉報信,直言一嗨租車某些車輛“不適合租賃”的一些問題。儘管一嗨租車表示舉報信“毫無根據”,但還是影響了一些投資者的預期。
11月20日淩晨,在第二個交易日的最後時刻,一嗨租車股價突然大幅攀升,報收于11.80美元/股,上漲0.10美元,實現了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中的首次上漲。但在上市首日,一嗨租車的盤中最大跌幅達到8%,截至當天收盤,該公司股價報收于11.70美元/股,較發行價下跌2.5%。
“任重道遠,美國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者肯定會用腳投票。但就潛力來説,不談‘共用經濟’,中國租車市場本就值得各路資本關注。”一位要求隱去姓名和單位的券商策略分析師坦言,“一旦將跟潛力有關的故事講給投資者,並被他們認同,公司的估值還是值得期待的。”
不止如此。在媒體看來,中國的租車市場和公車改革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公車改革專家葉青對媒體稱,公車退出舞臺的同時,租車應走上歷史舞臺。
神州搶先
拋開線上租車公司不談,就“重資産”的汽車租賃公司而言,一嗨租車和神州租車當屬兩位“大佬”。兩年多前的夏天,《國際金融報》記者曾與一嗨租車的有關人士交談時,對方就坦言“公司謀求上市幾乎是肯定的事”,“但遺憾的是,沒能搶先另一個‘大佬’一步”。
事實上,神州租車彼時已先行一步,打算前往美國上市,並於當年2月遞交了招股書。但就在那次交談後的一個星期左右,神州租車就取消了赴美IPO的計劃——儘管只打算募資1.58億美元,但受累于中概股當時的集體沉淪及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股市的看空,神州租車被傳“沒有美國機構進行認購”。
對此,當《國際金融報》記者再次就上市話題打算與一嗨租車人士請教時,卻成了“諱莫如深”的話題。
到了2014年,租車公司IPO再起波瀾。今年8月27日下午,彭博社就稱,中國兩大租車公司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車今年都將海外上市,“合起來募資額將達6億美元”。其中,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德意志銀行、高盛和摩根大通正在安排一嗨租車的IPO,瑞信、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安排神州租車的IPO。
彭博社的報道最終成真,但比較來看,還是神州租車搶先一步。當然,與兩年前不同,這家有聯想控股背景(聯想旗下君聯資本佔神州租車上市前36.8%股權)的公司“搶灘”的是H股,打算最多籌資36億港元,用於償還債務和擴大車隊規模。
緊接著,今年9月初,參加一嗨租車與上汽集團合作電動汽車租賃的發佈會間隙,一嗨租車一位員工私下與《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流時坦陳,“公司沒有放棄IPO”,並在和一些承銷商談,“但具體事宜,我這邊不知道,公司也不便透露,且沒有肯定的時間表”。
“上市前都有緘默期,和一些投資者及承銷商肯定也會做好約定,儘量低調處理,所以這樣的表態並不意外。”上述熟悉一嗨租車的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雖然外界一直有傳聞,但還是有些沒想到,神州租車IPO後,一嗨租車會緊接著就赴美上市。”
10月3日,一嗨租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申請,計劃赴紐交所上市,融資2億美元。據人民網披露,在衡量租車公司運營效率的兩項關鍵指標上,“一嗨租車的全車隊單車日均收入2012年、2013年、2014上半年分別為145元、156元和160元,短租平均出租率保持在70%左右,均位於行業前列”。
招股書顯示,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財季中,一嗨租車總凈營收為2.201億元,“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來自汽車出租和汽車服務的凈營收均有所增長”。
招股書還顯示,一嗨租車有三大基石投資者——東風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風資管”)、琨玉資本和攜程旅行網(下稱“攜程”)。其中,東風資産投資3000萬美元買入一嗨租車的普通股,其他兩家公司分別投資1000萬美元買入普通股。
一波三折
然而,一嗨租車的IPO卻遭遇了種種“考驗”。
在上周提交的第二輪招股書的更新文件中,琨玉資本退出基石投資者行列,匯添富基金成為新的基石投資者。“資本的選擇都是逐利的。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可能還是表明瞭琨玉資本對公司的態度。”上述策略分析師稱。
在更新的招股書中,一嗨租車還稱,公司預計在首次公開募股中發行1000萬股ADS(美國存托憑證),發行價區間在12美元至14美元之間。按13美元的發行價計算,一嗨租車IPO的融資額為1.3億美元,大大低於此前預計的2億美元的融資額。同時,三大承銷商中的德意志銀行中途選擇了退出,摩根大通和高盛亞洲則“堅守陣地”。
對此,一嗨租車方面並未加以説明。這幾日,《國際金融報》致電一嗨租車多位人士,但對方始終沒有接聽電話。
而最大的風波還是匿名舉報信。
舉報信稱,一嗨租車有大量的車輛處於停運和廢棄狀態,“這些車輛由於車齡過長,車況很差,已經無法運營,早已退出運營車隊”。
“由於這些車輛的賬面價值遠遠高於實際價值,又無法銷售,公司刻意向仲介機構隱瞞了這個重大事實,並在招股書中把這些車輛計入運營車隊並賦予虛高的車輛殘值。”舉報信稱。
總體而言,這封舉報信指的是一嗨租車“誇大剩餘價值”,也誇大了車隊規模。
對此,一嗨租車承認普華永道于11月12日獲得的信件與普華永道和一嗨租車承銷商于2014年10月份收到的舉報資訊“基本一致”。但一嗨租車稱,舉報事件“可能與公司機密資訊被盜取或者員工接受採訪時泄密有關”。
“以上舉報信作者有可能會在網路論壇中公佈手中所持資訊,也有可能向媒體發放指責一嗨的資訊,這些行為可能會對一嗨公司名譽造成影響,甚至影響一嗨股價。”在提交給SEC(美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聲明中,一嗨租車稱,“受這一事件影響,一嗨租車上市時間調整為11月17日。”
在最終上市的時間——11月18日,即首個交易日中,一嗨租車並未完全獲得投資者垂青,小幅下錯了2.5%,低於12美元/股的發行價。
上述熟悉一嗨租車的人士分析,“舉報信可能來自公司內部,也可能是前員工或其他競爭對手所為。但不管怎麼樣,從現在的效果看,舉報信似乎達成了部分目的。同時,這也意味著一嗨租車必須要在未來表現得更好。”
潛力與難題
事實上,就最終募資額看,一嗨租車的目標最終縮減了不少。
據一嗨租車11月19日的最新説法,假定承銷商在此次發售結束前,不會行使其超額配售權額外購買美國存托股票,且在募股結束時,公司通過私募方式以每A類普通股6美元的價格(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票12美元)向東風資管發行500萬股A類普通股、向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166.6666萬股A類普通股、向攜程發行166.6666萬股A類普通股,以獲得總額約為5000萬美元的額外所得款項,“本次募股公司預計共將募得1.2億美元”。
一些觀點認為,仍要謹慎看待一嗨租車的後市走向。有媒體稱,“對租車行業本身來説,要做好本身就很困難——並不是説不能盈利,而是説由於其‘重資産’的特點,再加上中國二手車市場不成熟,因此一嗨租車面臨的挑戰很大。”
“重資産”的確是一嗨租車未來面臨的難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該公司用於可出租的車輛為1.426萬輛。2014上半年,平均可用租賃車輛為1.2212萬輛,租金收入2.68億元。
“為了和競爭對手鏖戰,一方面,過去幾年,一嗨租車和神州租車都打過價格戰,變得越來越‘薄利多銷’;另一方面,為了市場,又不斷在擴充車隊的數量。同時,汽車買來後就面臨貶值,即折舊。”周先生經營著一家4S店,早年,曾和他人合夥做過汽車租賃生意,但他深刻地發現,“沒錢是玩不轉這行的”。
“除非這些車隊不是你的,否則想要短期內實現盈利,很困難。”周先生11月20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
“但一嗨租車仍有自己的故事講給投資者聽。”上述熟悉一嗨租車的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首先,一嗨租車有一套比較好的管理系統,這在行內都處於領先位置,“也是最大的亮點”;其次,攜程和東風資管作為基石投資者,可以與一嗨租車産生協同效應;再者,原先一嗨租車的大股東——企業號控股集團(下稱“企業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租車公司,一嗨租車在海外市場中可以分到“一杯羹”。
值得一提的是,一嗨租車還面臨著其他“輕資産”線上租車公司發起的價格戰和市場爭奪戰。10月下旬,P2P(個人對個人)租車平臺寶駕租車就宣佈向所有的新註冊用戶一次性贈送不設任何使用限制的現金紅包,抵扣租車費用。PP租車今年6月也宣佈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清流資本合計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這顯示了資本對“輕資本”線上租車公司的態度。
盈開投資副總裁蔡華對媒體直言,傳統租車因為是重資産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擴張,“P2P等網際網路租車模式發展空間反而更大”。
不過,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師11月20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美國的投資者肯定要看盈利,但也會看潛力。”
“就潛力而言,中國租車市場還是備受全球矚目的,大家可以期待將整個‘蛋糕’一起做大。”該分析師稱。
諮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報告稱,中國租車市場的整體規模近年來增勢迅猛,由2008年的90億元上升至340億元,僅經歷了5年,“預計到2018年,中國汽車租賃市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50億元”。
[責任編輯: 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