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11日電(記者周蕊)商品保稅區“待命”,下單立等可取,保稅進口海淘省時省力;電腦端購物,移動端支付,手機黨成為網購生力軍;刷墻、大篷車、預售、電商+店商,農村不再是網購遺忘的角落……這個“雙十一”,有些不一樣。
跨境遊:海內外網店互相融合
“買遍全球、全球可買”是阿裏今年“雙十一”的新口號。天貓國際引入了美國知名零售商Costco等合作夥伴,通過落戶在上海的天貓國際跨境電商平臺,用保稅進口模式供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記者看到,龍蝦、車厘子、奶粉等不少走俏的海外産品僅在天貓國際預購頁面上的訂購量就高達數千份。
來自美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也看中了“海淘”這個大蛋糕,在“雙十一”前開通了海外六大站點直郵中國的服務,商品共計8000多萬種。直郵使得配送時間平均縮短為9-15天,最快3個工作日就可以送到中國消費者手中。
1號店也在“雙十一”期間正式上線“1號海購”項目,通過保稅進口模式將海外優質商品引入國內。據1號店相關負責人介紹,1號海購現有近百個商家,商品種類大約1.2萬種,所售産品原産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紐西蘭等地。
依託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平臺—“跨境通”,1號店、亞馬遜等中外商家實現了批量運輸、報稅交割、減少中間環節,讓消費者“海淘”的成本有了明顯的下降。
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雙十一”開場第一個小時,來自17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用戶加入與中國內地消費者“並肩搶購”。從天貓的成交額來看,香港、美國、臺灣成交量位居前三。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孫璐倩説,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今年“雙十一”更是首次明確提出“全球化”方向。2014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在3萬億元左右,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平臺已超過5000家,企業超過20萬家。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