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內地海關首試監管新模式 外企可“先生産後備案”

2014-10-17 0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東莞10月16日電 (李映民 李純 于雅蘭)記者16日從廣東黃埔海關獲悉,該關正在試點保稅加工監管模式改革,改革後,外貿企業可以先生産,後備案,解決過去單損耗備案“老大難”的問題。

  據黃埔海關駐鳳崗辦主任張家珍介紹,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在進出口訂單的損耗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同一産品不同批次損耗可能出現差異,多數産品都要全部生産完成後才能核算出這一成品的損耗量。根據原本的海關監管模式,企業需要在備案環節一次性申報料件、成品及其單耗關係,其數據來源主要是計劃性數據,而企業在實際生産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狀況,導致實際單耗數據與備案常常不匹配,也使得海關耗費大量的人力核銷手冊,同時企業也耗費了大量人力在平衡手冊工作上。這成為了加貿企業單損耗備案“老大難”的問題。

  為給外貿企業減負增效,黃埔海關駐鳳崗辦事處在中國率先試點保稅加工監管模式改革,首創了企業“先生産,後備案”的新模式。改革後,企業通過新手冊備案,準備時間更短,大大壓縮了工廠合同生成時間,提升工廠生産週期,企業的料件可以實現進口後再做單損耗,以實際生産數據為單損耗依據,有效解決了手冊核銷時海關底賬與企業實際庫存差異問題。由於海關後續的核銷、通關、查驗、稽查、緝私的作業都建立在備案數據的基礎上,改革後,海關部門可以根據更精準的數據,避免了造成企業守法差錯。

  三和盛電子製品(東莞)有限公司部長田湧告訴記者,海關這次改革讓企業利用簡化後合同作為“備料手冊”進口料件,並且允許他們接到生産訂單後、成品申報出口前,按照訂單的料件數量、成品數量、單耗關係如實設立電子化手冊。備案方便了,生産提前了,出貨快了,確實給他們進出口帶來了便利。

  張家珍表示,此次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改革首先選取了東莞幾家典型外貿企業進行試點,目前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待試點單位實踐成熟後,有望擴大到黃埔海關更多外貿企業,讓更多企業享受到海關改革帶來的紅利。(完)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