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腐”高發提示反腐重點方向
在整個房地産産業鏈上,還有很多不透明的環節,而且都與權力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房腐”多發,除了證明房子的重要性,也提示了反腐的重點方向。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日通報,在2013年以來被巡視的21個省份中,有20個省份發現了房産腐敗,不少高官落馬與房地産業密不可分。“房産”領域仍是腐敗重災區,官商勾結、多佔住房、辦公用房超標現象十分普遍,且有多地幹部子女違規從事房地産開發。
“房腐”高發,最直接的原因是房價一路高漲,房子已經超越了居住功能,不僅是重要的不動産,也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而且,無論是建房、買房還是炒房,都伴隨著巨大的財富流動,也混雜著權力和利益的交換。因房出名或暴露的違法犯罪分子前赴後繼,“房叔”“房姐”“房妹”層出不窮,就是這一社會現象的真實寫照。
因為有城鎮化和人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支撐,房地産火熱和房子的重要性提升,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完善的市場經濟下,一個行業有需求有市場,必然吸引大量的資源和從業者涌入,這也是市場規律。
我國商品房市場經過幾十年發展,也成了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主體多元,競爭充分,被一些專家稱為最公平、最透明的市場。然而,很多被徵地拆遷所苦、被高房價所累的人,可能很難認同這種判斷。在他們看來,房地産市場又是另一番圖景,充滿了黑幕甚至血淚,也成為官商勾結、利益交換的重災區。中央巡視組發現的涉房腐敗情況,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
那麼,所謂“透明”的房地産市場,為何成了腐敗高發領域?這是因為,房地産並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在整個房地産産業鏈上,還有很多不透明的環節,而且都與權力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典型的如徵地拆遷、建設審批等各環節,都有行政權力的深度介入。
在現有的土地財政背景下,房地産是很多地方當仁不讓的支柱産業,這種利益分配格局,決定了必然有人處於相對弱勢的境地。
而房地産開發産生的巨大利益,大部分並沒有回饋到當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而在各個環節被既得利益者瓜分。所以,房地産開發固然常被人認為是“暴利行業”,但很多開發商也喊冤,認為大頭都通過稅費等形式被地方政府拿走了。
當然,這還只是臺面上的明規則,一些幹部違法出讓土地、子女家屬違規從事房地産開發,甚至直接收受賄賂、私分多佔,更是赤裸裸的腐敗行為。
“房腐”高發,除了證明房子的重要性,也提示了反腐的重點方向。治理“房腐”,重點仍要緊盯行政權力,減少審批收費環節、減少權力干預,引入公眾尤其是利益攸關者的監督,讓房地産市場成為公開透明“無死角”的競爭市場。同時,通過不動産登記、房産稅改革等制度化手段,讓多佔住房者無處遁形。這不僅有利於反腐敗,還會産生其他衍生效應,比如,讓不合理的房價回歸正軌。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