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中國出口的增加並沒有轉化為外貿企業的利潤。一方面,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外貿企業的利潤被壓縮;另一方面,成本的上升也讓外貿企業承壓。面對急劇縮水的利潤,中國外貿企業亟待轉型調整。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今年1月份外貿開局良好,但並非出口增長了出口企業的日子就好過了。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現在許多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日子總體上還是很艱難,因為利潤很低。”
沈丹陽表示,今年1月份我國進出口以人民幣計價同比增長7.3%,以美元計價同比增長10.3%。增速出現差異是由於1月份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比去年同期升值了約2.9%。受人民幣升值最直接衝擊的就是我國眾多的出口企業。
有業內人士分析,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利潤率將分別下降3.19%、2.27%和6.18%。
企業增速緩慢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一達通發佈了《2013年全年珠三角中小企業外貿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中小微外貿企業各項數據增速緩慢,全年景氣指數平均收于99.79,總體水準不佳。全年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僅增長1.74%,整體增速緩慢。全年資金壓力指數平均收于102.11左右,全年基本都在臨界點以上,資金壓力相對較大。在扣除匯率因素的影響下,2013年全年出口商品價格指數平均收于99.72點,與2012年價格水準幾乎持平,甚至有微微下滑的勢頭。
對此,一達通副總經理肖鋒表示,2013年中小微外貿企業整體增速緩慢受兩個重要因素的影響:一是匯率波動,二是成本高企。“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利潤。從2008年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了將近20%。像我們這種小規模的企業,本身利潤就很少。記得有一年年初接了筆20萬美元的訂單,大家都很高興,可是幾個月以後交貨,發現因為人民幣升值,直接損失了7萬多元。當時這筆錢差不多剛好夠我們所有員工1個月的工資。”泉州一家外貿鞋企的負責人對記者如是説。
據浙江金華海關的一位負責人透露,人民幣升值對於傳統出口産品貿易來説衝擊很大。對於鞋類、服裝、五金、傢具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6”就意味著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了。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表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高利潤的狀態不可能持續下去,除了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還必須改進貿易渠道,創新生産技術。
內憂外患
除了匯率的影響,近年來國內的生産資料和人工成本都在節節攀升,加上一些新興市場的衝擊,很多中國外貿企業遭受內外雙重壓力,利潤被一再壓縮。“我們廠今年需要招200個工人,忙活兩天了,連一半的任務量都沒完成。普通工人一般月薪3000~4000元,熟練工種可以達到5000~6000元一個月,還會有一些補助,就這也還是不好招。”電話那頭,廣州順德一家家電出口企業招聘代表梁先生邊嘆氣邊跟記者訴苦。
據梁先生介紹,這幾年外貿企業的光景大不如前,但工人的工資一直是水漲船高。“記得2008年我剛來這邊的時候,普通工人工資也就一兩千塊一個月,現在主要是技術工人不好招。聽説內地的工資也都漲上來了,以前有一些熟練的技術工人很多都回老家了。”梁先生説。“工人工資大概要佔到全部成本的1/3,此外,房租、水電、物流、廣告費,沒有一樣是不漲價的。如果説頭幾年的利潤能維持在40%左右的話,現在下降了差不多一半,甚至有時連20%都不到。為了能接到訂單,公司也不敢輕易上調報價。這年頭,行情報價都太透明瞭。”浙江蘭溪一家布料生産企業的負責人如是説。
針對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局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教授吳敏表示,這種態勢預計不會改變,因為“人民幣可能會很快進入‘5時代’,人工成本也將持續增長”,建議外貿企業儘快調整自身,應對變化。作者:沈娟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