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地方啟動全方位刺激樓市模式 業內預測鬆綁將到來

2015-04-28 09:3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4城市庫存平均消化週期超18個月

  地方啟動全方位刺激樓市模式

  業內:經濟增長壓力下更大規模樓市“鬆綁”或將到來

  □記者 梁倩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四川省相關部門目前正研究穩定住房消費需求的實施意見,其中對於住宅用地供應方面等具體問題,將由市、州相關部門具體出臺文件落實。

  “3·30新政”的出臺,明確了國家支援居民合理改善性住房的政策方向。在此背景下,近百城市發佈了不同力度的公積金鬆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房地産市場有一定的向好跡象,但仍面臨近6萬億平方米的待售庫存壓力。為此,地方政府開始在公積金政策以外,擴大政策惠及人群,同時在首改房認定、稅費補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刺激。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2015年被視為房地産政策最寬鬆的一年,但部分三四線城市高庫存難下,加上地方經濟增長壓力,未來將會迎來更多更大規模的房地産鬆綁支援政策。

  日前,四川省省長魏宏表示,將採取收購存量待售商品住房等形式,消納房産庫存。充分利用好金融政策、公積金政策、減免稅費等手段,通過支援公積金異地購房、降低首付等方式,進一步激活房地産市場。四川省相關人士透露,省裏已根據相關要求積極制定相關政策。

  而在四川積極準備的同時,福州已發佈了全方面支援剛性住房需求的意見。意見中除了與多地相同的鬆綁公積金,降低貸款首付比例等政策外,還指出各住房公積金受託銀行應保證滿足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中的商業貸款部分,並執行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相應政策。

  住房公積金個貸使用率達到95%以上的,同級財政通過提供一年內無利息的財政借款方式增加其資金規模,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也可以通過向商業銀行借款融資等方式增強住房公積金信貸能力,同級財政部門要予以支援。

  同時,明確首套房和首改房(均含一手房和二手房)認定主體為購房個人。個人購買首套房後,再次購買住房,除增加住房面積、增加電梯功能、改善地段等級、購買“學區房”等情形認定為首改房外,所購房屋屬於舊房換新房、家庭成員上班距離或子女上學距離變近、居住環境有所改善,均認定為首改房。與此同時,取消對境外個人、境外機構的購房限制。

  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表示,“兩會”首次提出支援改善性住房需求並將加大保障房投資力度,從穩定住房消費和推動房地産開發投資兩個途徑促進經濟增長。“而庫存壓力則是讓2015年房地産市場政策環境保持寬鬆的主要原因。”

  CRIC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隨著成交量的企穩回升,多數城市3月底庫存環比回落,但從整體來看,仍處於高位。監測的24個重點城市3月底總庫存21086萬平方米,同比上漲2成,平均消化週期18.7個月,處警戒線以上。

  庫存消化週期是庫存存量與前三月銷售週期的比值,一年左右較為平衡,高於18個月呈現供過於求,低於6個月則供不應求。而目前,24個重點監測城市中,14個城市庫存週期超過18個月,其中,煙臺高達43.4個月,瀋陽高達39.8個月,青島25.4個月,徐州、中山分別為24.2個月,無錫也超過24個月。

  一方面是利好政策頻出,一方面庫存高壓難下。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全國以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劃分的房地産市場已經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走勢。

  張大偉説,在股市一度轉牛的背景下,房地産投資、投機性需求在不斷削減,因此,經濟發展不均衡、公共資源不均衡、産業佈局不均衡、人口不均衡,庫存不均衡,成交量不均衡,政策刺激作用不均衡,導致了此輪房地産上漲的不均衡。

  但不可否認的是,多地房地産市場在多輪政策的提振下,已有較好的回暖態勢。中原地産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典型54城市,在4月20日至4月26日的一週內,合計住宅簽約套數達到62256套,環比漲幅達到12.6%,其中漲幅最高的是一二線城市,合計簽約住宅套數達到10412套,四個一線城市成交量全面上漲,環比漲幅高達11.4%。其中,北京上周簽約2438套,環比上漲12%,上海簽約達到5256套,環比上漲18%。

  “從目前中原地産各城市的分公司反饋來看,無論是上週末的帶看量還是簽約量均有明顯增加。在近期政策的頻繁刺激之下,前期觀望的購房人群將加速入市。”張大偉説。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