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兩年,耗費1.5億元,位於城北燕子磯地區的小南化地塊,土壤修復即將於年內完成。記者昨天從市環保部門獲悉,該地塊土壤修復面積達25萬平方米,地下水修復17萬立方米,是目前省內最大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復項目。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多數工人已撤出。項目指揮部人員介紹,小南化地塊2012年底搬遷完成後,經招投標、確定方案等流程,土壤修復2013年5月啟動。
“污染容易治理難。”一位參與小南化土壤修復工程的專家説,化工企業搬走了,重金屬、多環芳烴、氯、苯……各種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殘留在土地裏,土壤一旦“中毒”,其毒性釋放幾十年到上百年。2013年初,在環保部門的建議下,我市對小南化地塊土壤進行“土壤環評”,南京市環保局給出環評意見,地塊不宜出讓開發,應該馬上進行修復。小南化地塊的“排毒”工程用上了土壤修復藥物分解法——即在現場鑽很多深坑,用類似攪拌機的機器伸進深坑中,一邊攪拌泥土,一邊將修復藥物拌進去,通過化學反應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化學成分分離、化解。對於深處的土壤,則通過高溫加熱,讓土壤中的苯、汞、二惡英等有毒成分受高溫作用向上“流竄”,用真空抽離裝置將這些毒物抽走。地下水修復主要是將水全部抽出,用藥物把有毒成分分離後,再排出。
小南化地塊是我省首次面對這麼大面積的土壤修復項目。據介紹,在過去,小面積的土壤修復,所使用的方法是將受污染土壤挖出、填埋,但小南化地區顯然不適用這種方法。“土壤修復藥物分解法,是省內首次採用。”專家説,在大面積啟動該工程之前,環保部門進行了認證、小面積試用等程式,證實可以實施才啟動。原本工程預計要3年左右,現在不到2年就完成,是超前完成進度。
據悉,南京市環保局近期已經完成了對小南化地塊修復后土壤檢測的招投標工作,已經確定了對修復后土壤進行“測毒”的專業機構,檢測完成後,該地塊就可以交還給政府用於出讓和開發。(記者 江瑜)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