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買二手房仲介費居高 零仲介費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4-10-22 10: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9月底央行出臺房貸放鬆政策,一週後樓市解除限購傳言四起,又過一週,有管理部門放風“公積金可以異地使用,連續繳存六個月以上就能貸款”……最近一個月,從中央到地方,促進房地産市場交易組合拳不斷,也讓不少具有購房資格的市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可煩惱也隨之而來,“本想抓住時機買套市區裏的二手房,可找房産仲介至少得花七八萬元的仲介費,太不甘心。”昨日,市民張穎想省點銀子,在網上找找個人出售的房源,可把58同城、趕集網上的房源扒拉半天,給10位“房主”打了電話,對方都提“仲介費”。購房人想甩開仲介靠自己買套房子,怎麼這麼難?

  經紀人晨課就是上網找房

  “58同城、趕集網?那可都是我們的陣地啊!”説這話的,是在西直門地區一家大型仲介幹了5年的經紀人高超。他每天早上8點半到門店上班的頭一件事兒,就是登錄這些網站,看看剛剛過去這一夜有沒有賣房人“掛牌”房子。即便是房主打出了“仲介勿擾”的告示,高超照樣會打過電話去搶客戶,“這可是我們經紀人的晨課,每天來店裏掛牌房子的客戶畢竟有限,所以網上的客戶必須爭取,包括決意不跟仲介沾邊的客戶,萬一成功了呢?”

  實際上,高超的晨課幾乎已經成了北京房産經紀人的必修課,難怪像張穎這樣的購房人網上找房,回回都把電話打到經紀人那裏。

  9月中旬,繼平安好房網之後,快有家也開始發力京、滬、廣、深四大房地産市場,同樣採取地産加金融加網際網路的模式,而在二手房交易方面,這兩家網站也共同説出了購房人心中的願景,買賣雙方自行成交,零仲介費。

  願景雖好,可時至今日,號稱要做房地産“淘寶”平臺的平安好房網,二手房板塊遲遲未能上線。就算是在行業內率先打出二手房自行成交服務的安居客,其市場部人士也承認,目前即便是用戶個人遞交的二手房房源,如果被有購買需求的客戶看中,隨後的評估、貸款、過戶等交易環節基本也都是委託相關仲介公司完成。

  個人二手房交易網商難獲利

  原本是房産平臺網站為吸引客戶而設立的個人交易板塊,怎麼到最後還是“便宜”了房産仲介?這一現象令不少業內人士唏噓,而上半年引人關注的“房網”大戰(房地産仲介VS網路服務商),更揭示了房産仲介與地産網站利益衝突的冰山一角。

  3月12日,北京、上海多家房地産仲介機構組成聯盟,聯合抵制安居客單方面漲價,一場轟轟烈烈的“房網”大戰爆發了。一週之內,仲介聯盟宣佈下架在安居客上所有房源,最終,衝突以安居客兩天之內兩發聲明,宣佈“停止漲價、深度協商”而告一段落。

  “我們每年用於端口的費用就佔全年運營成本的10%,支付無效推廣的費用超過2000萬元。”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透露,矛盾的實質是仲介與網際網路服務商之間的利益博弈。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指出,像安居客這類網路平臺,從事二手房業務,離不開仲介,雙方的合作關係遠大於競爭。此類房源網站可以對仲介房源按點擊量收費,卻很難從用戶個人二手房交易中獲利,從這個角度來説,個人二手房交易難以推進便在情理之中。

  零仲介費醉翁之意不在酒

  “房網”大戰歷歷在目,平安好房、快有家等網路服務商成了後起之秀,特別是在市場需求旺盛的二手房交易方面,甚至放出了“消滅仲介”的豪言,一時間,著實吸引了不少購房人的眼球。

  光鮮之後,問題也接踵而來,房産網站畢竟沒有門店,急需的房源從何而來?對此,北京二手房源很有限的快有家別出心裁發起了“10萬大媽百萬房計劃”,即計劃發動10萬大媽尋找百萬真實房源,進而讓客戶不通過仲介實現“房源線上預訂”。而憑藉數千萬保險客戶而顯得底氣十足的平安好房網,在上線近半年之時,仍然沒有推出哪怕一個城市的二手房交易平臺。

  房地産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形勢分析,張穎等購房人心心唸唸的零仲介費幾乎不可能在商業網站上實現;而在一些網站經營者看來,沒有什麼資金來源能夠比潛在購房人的房款、定金來得更充裕了。

  快有家方面直言不諱,公司盈利模式並不依賴於撮合交易的提成,更多將通過廣告、競價排名和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獲得收益,這樣的模式與平安好房網如出一轍:購房人在電商平臺上看上房子,要交預訂金,加上會員費的資金沉澱,使得平臺有條件推出“定金寶”、“收益寶”等理財産品。而打開平安好房網,首頁上最顯眼的一條資訊便是“好房寶”——上面顯示的15日的綜合收益率接近14%,用戶已超9.7萬人。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