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南京取消限購:短期刺激成交長期影響力有限

2014-09-22 09:2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7月、8月,無錫、蘇州和徐州相繼取消限購,此後,江蘇僅剩下南京執行限購。

  9月2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宣佈,南京全面取消限購。根據南京市人民政府發佈《市政府關於保持我市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有七項新規。第三項中明確提出,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全市範圍內從即日起購房不再需要提供新購住房證明。

  這意味著南京限購政策全面放開,歷時超過3年半的南京樓市限購令終成歷史,江蘇限購也就此全面取消。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限貸政策依然緊繃的情況下,南京取消限購對樓市影響有限。

  庫存達5.1萬套/

  上述通知還表示,要對南京樓市加大信貸支援力度,主要是繼續貫徹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滿足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的合理信貸需求,不斷加大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支援力度。

  回顧南京這3年多的限購,可謂跌宕起伏。

  2011年2月19日,南京出臺限購政策,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出臺限購的城市。

  出臺限購政策後,2011年的南京樓市成交量低迷。2012年2月,其成交量開始回暖,購房者對市場的預期也開始悄然轉變,隨後平均月成交量保持在6000套以上。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2年兩年間,南京樓市成交量分別為37679套及72812套,其中,2011年的成交量同比2010年下跌23.6%,而2012年同比2011年則增長93%。

  2013年的南京樓市,在“國五條”的刺激之下,繼續保持火熱的態勢。當年7月份,其成交量創造了當年的新高,突破10000套,樓市庫存量跌破3.5萬套大關。

  2014年,南京樓市開始呈現疲軟態勢。國家統計局公佈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數據顯示,6月份南京房價環比下跌0.6%,是兩年來首次下跌;7月份南京房價更是環比跌1.1%,是2008年底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從6月份開始,南京樓市成交量呈現降溫趨勢,庫存高達5.1萬套。“南京樓市價格持續下跌,目前來看這種下跌趨勢短期內並不會停止,並且樓市庫存已經突破5萬套,屬於嚴重的供大於求,所以限購在南京已經喪失了控制房價的作用,取消限購也是必然。”房地産行業專家張建初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

  對樓市影響有限/

  對此,南京林業大學城市與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孟祥遠表示,房地産市場的調整對於南京的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先看土地市場,雖然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多賣了100萬平方米的土地,實際上土地的價格低了不少,而且底價成交的越來越多。8月底成交的四幅地塊就有3幅是底價成交,南京是城市負債比例最嚴重的省會城市,國土部門壓力非常大。財政收入更不理想,去年最高峰時房地産業對財政收入增加值貢獻超過60%,今年上半年只有30%,7月份更是下滑到20%。再繼續下去,不僅財政收入受影響,房地産關聯行業和就業非常多,南京經濟將出現失速的情況,此時取消限購具備正當性與合理性。”

  南京取消限購對樓市影響究竟有多大?對此,南京萬唐置業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斌表示,對樓市有利好作用,但這利好作用有限,“南京的樓市成交量整體在下滑,所以解除限購發揮市場作用是順應市場的。解除限購後,市場會有些區分反應,比如改善市場,一些此前被誤傷的購房者就可以借機來購房,但是在限貸政策沒有鬆懈的情況下,這個政策的影響力有限,沒有銀行資金杠桿的支援,購房者還是會出現購買力的問題,所以取消限購的影響力有限。”

  同時,金地集團南京公司行銷市場部經理王晨對限購鬆綁的效果表示樂觀,他認為一旦從購房面積上鬆綁,對於購買力肯定有影響,而限購取消後,通過購買力的釋放,對於南京樓市整個市場走勢,肯定有支援的作用。

  在房地産行業專家李智看來,南京限購取消短期內會刺激樓市成交量上漲,但是長期來看作用有限。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南京現在的購房者還是以剛需為主,限購對這些購房群體影響並不大,限購取消之後會對改善性購房者,以及投資性購房者形成一定的刺激,但是這個群體並不大,所以説短期內會對樓市成交量形成一定的刺激。在限貸還沒有放鬆的情況下,購房者對樓市還會繼續保持觀望態勢。”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南京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