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9月北京新房成交量創4年來新高

2013-10-08 13:45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來自北京市住建委的最新統計顯示,剛剛過去的9月份,北京新房市場成交量達到1萬3279套,不僅環比8月大幅上漲58.4%,還創下了4年來“金九”時期成交量的最高值。

  北京某大型房企項目經理馬先生説,限購對開發商有所影響,但限價影響並不大,儘管企業促銷力度比較小,不過,不管是郊區還是市內的樓盤都賣的很快,而且房價漲幅明顯。

  馬先生:影響只是在限購方面,你沒有購房資格的話你肯定是買不到的,但是現在價格方面的約束不是很大,從我們銷售樓盤來説,在密雲賣14500元,現在是密雲的最高價,一期開盤賣的基本上差不多了,沒剩幾套了,當初在1萬1、1萬2,幾個月的時間後來一下子到了1萬4,漲了有20%-30%了,給了五萬塊錢銀行存款的證明,然後給你辦張卡,買房的時候給你總共便宜幾千塊錢,在城裏面的房價,去年年底開盤的房價當時收編賣兩萬多,一下子開盤3萬5,非常短的時間就賣完了。最近想把開發的速度再放慢一點,二期的話就想賣到6萬,但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在二手住宅方面,今年9月份,北京市共實現簽約1萬2854套,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環比8月份則實現微漲15.5%。從成交結構來看,依然是以首套剛需型購房者為主。

  看看北京眼下的樓市,明顯是賣方市場。開發商霸氣十足,日光碟頻頻出現,據了解,有些即將開盤的項目,購房者要買房,除了需要驗資之外,還要接受一筆30萬到80萬元不等,額外的所謂“精裝修”費用。這個費用必須和首付一併繳納,客觀上大大加重了購房者的負擔。

  北京中原地産研究總監張大偉分析,樓市火爆,定價權基本在開發商手中,出現量價齊漲並不意外。

  張大偉:北京的購房者確實處在相對恐慌的時期,定價權現在基本上掌握在開發商的手中,另外供應量也比較緊缺,大部分都能做到日光,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項目價格肯定是處在高位,想得到一個明顯的價格上漲緩解的話,起碼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之後。最近一年的土地供應,起碼是形成商品房的供應起碼要滯後6-9個月的時間,往年一般特別是2010年當時的金九銀十都出了一些調控政策,而今年在9月份還沒有政策出來。短期來看,量價上漲的趨勢很難出現明顯的變化。

  北京中原地産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短期內量價齊漲的狀況不會變化,十月份會延續九月的趨勢,但從程度上來説,應該不會大漲。

  張大偉:10月份肯定也是會延續9月份活躍的趨勢繼續的發展,但是從整體來看,最近包括信貸方面的收緊等對市場還是有一些影響的,過熱的表現還是沒有出現,整個10月份繼續大漲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另外,地方可能在10月份也會出臺一些微調的政策,包括北京的房價地價的政策也會逐漸的落地,再加上信貸方面的收緊,會約束市場10月份的表現。所以從已經過去的國慶期間的市場來看,去年的同期漲幅肯定是比較大的,但是和10月份相比,還是比較持平的一個表現。

  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衝覺得,房價上漲和成交量提高會趨緩。

  范小衝:現在房價上漲實際上已經在趨緩了,很多的需求已經釋放了,高峰期已經過了,即使不出臺新的大的調控現在房價上漲的速度和購買量也在趨於平緩。

  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衝認為,量價齊升對房地産商的拿地、開發思路會有影響。

  范小衝:現在很多一線品牌開發商回歸一線城市,中國已經迎來第二個城市化,主戰場實際上已經轉移到廣大的二、三線城市,過去北上廣深不管在成交量還是成交面積上都是非常大的,那今年上半年降到了4.6%,一線城市購房的面積只佔全國的5%。如果大量資金都在往一線城市搶,而且一線城市的房價這麼高了,泡沫和風險也在聚集,過去的調控可能一味在盯著房價,認為房價有沒有控制住就是調控的試金石,一見到房價有反彈,馬上出臺五條、十條暫時性的把房價按住了,但是只要時間一續集,就會反彈,所以十年調控了43次,反而房價甚至漲了10倍。房價它上漲有內在的規律,從今天的城市化、供需之間的關係和老百姓的投資渠道都有密切的關係。這屆政府吸取了上一屆短期調控的經驗和教訓,會在內在和機制上面做研究。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