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中國持有房産成本幾可忽略不計 國外重稅罰投機

2013-03-13 09: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通過稅賦手段來平衡房地産市場,用免稅、抵稅的手段來鼓勵居民自住自用;用累進稅率中高額的空置稅、房産稅、交易稅,通過各種“懲罰性稅收”抑制房地産市場投機行為。

  類比國外情況,國內有專家建議,如果不採取稅收調控的方式來增加多套房持有者的成本,不通過市場化手段來迫使其釋放多餘房子,則很難避免房屋空置浪費和房價上漲預期。

  中國

  持有成本幾可忽略不計

  柯先生在北京崇文門的國瑞城小區有一套77平方米的房子長期空著。

  當朋友建議短期租出去,柯先生算了筆賬。“按照房價每年10%的漲幅估算,這套總價400多萬元的房子每年升值超過40萬元。租出去每月租金差不多6000元,一年7萬元左右。”

  “關鍵問題是,一旦租出去,我將來都得重新裝修。這房子才裝修沒幾年,將來又要花幾十萬。”而房子每年閒著的費用也就3000元左右。所以,柯先生覺得房子即使閒著也比租出去划算。

  像柯先生這樣處置房産的人不在少數。不僅在北京,包括很多其他城市在內,在房價上漲收益部分面前,房屋的持有成本幾乎可以忽略。

  因此,國內才會有大量“房叔、房嬸”坐擁幾十套房産的中國式囤房現象。甚至各種職業的炒房團,以擁有多套房産為獲利手段。

  國內已經有專家呼籲,只有徵收房地産保有環節的稅收,才能抑制國內大量的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他們建議,在全國範圍內推開徵收房産稅、空置稅、遺産稅、贈予稅,增加多套房擁有者的持有成本,用稅收杠桿來迫使持有多套房的人釋放存量房和空置房,來平抑畸形的市場供需,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抑制房地産過度開發和投資投機,也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調控房地産。

  德國

  炒房會被徵收“投機稅”

  德國是歐盟國家中房屋擁有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住房擁有率不到一半。在人們的印象中,德國房地産市場監管法規極其嚴厲,人們的購房意願普遍低下,房地産價格多年波瀾不驚。

  德國赫爾曼房地産公司房地産顧問呂曉曼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説,為了抑制房地産投機,德國法律對房屋出售牟利設置了“防火牆”“在德國沒有炒房的概念。”

  按照規定,在德國購房後10年之內就出售的話,得利部分將被徵收15%的“投機稅”。如果再加上其他各項費用,投機客想要通過短線炒房獲得暴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無論新房舊房,在德國購房都涉及稅費以及其他手續費問題。以柏林為例,購房者除了房款之外還要交付4.5%的土地稅,1%到1.5%的公證費以及0.5%到1%的登記費用。

  如果要買一處二手房,涉及的費用就更多了。據統計,買一處二手房涉及的額外費用平均而言要佔到交易價格的10%左右。對於購房者來説,除了要向仲介交納的仲介費之外,還要負擔3.5%左右(各地區稅率不盡相同)的産權交易稅和公證費。

  購房者是否空置房屋完全取決於個人,德國的相關管理機構並無針對空置房屋的處罰措施。一旦買房完成後就有物業費等日常支出了。

  由於房屋的情況各不相同,房屋的維護成本不盡相同。相對來説暖氣和熱水是兩大項支出,此外還有垃圾處理、照明、電梯費等等“有的房子每平方米核算下來達2歐元,有的則達到了每平方米3歐元至4歐元。

  而在房屋購買環節,德國銀行普遍對房屋貸款的風險十分謹慎,因此對申請人的審核比較仔細。銀行給予每位房屋貸款人的條件不一,有的人甚至能從銀行申請到零首付,而也有的人則可能必須首付50%甚至60%。

  近年來隨著房地産市場價格的上漲,包括法蘭克福在內的一些德國城市租房市場一片繁榮,許多人之所以投資買房,看中的也是租房的投資回報。按照德國稅法規定,出租人要依法納稅,稅率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可能會各有不同,普遍來説在30%左右。此外,在旺盛需求的驅動下,德國各大城市的房地産價格一路上漲,柏林等城市甚至一年內平均價格上漲超過20%。

  房價的快速上漲引發了德國一些政治家和銀行家的警惕。德國央行去年曾發佈報告對快速上漲的房價表示擔憂。

  德意志銀行的報告顯示,一旦德國房地産市場出現泡沫風險,從德國央行到聯邦和地方政府都可以採取措施應對,比如説收緊銀根、減少貸款供應量,通過提高公證費等方式增加交易成本,以及增加供應量等遏制房租上漲勢頭。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