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湖南省公開選拔領導幹部辦公室發佈消息,面向社會徵集數名市民擔任2013年湖南省面向全省公開選拔省屬高等學校、技師學院省管領導幹部和省屬企業高級經營管理者面試現場觀察員。
而此前的11月23日,來自全省各地的117名考生對6個“廳級幹部”職位已經展開了第一輪筆試的角逐。12月2日,筆試成績已經公佈。
記者注意到,與以往的公開選拔工作相比,湖南這次選拔考試在命題環節開全國先河,首次邀請兩家媒體進入封閉的命題現場,全程見證命題全過程。而《法制日報》是湖南省委組織部邀請的兩家媒體之一。
據悉,湖南這種“打開天窗,照進陽光”的公選創新做法,不僅受到了中組部考評中心的肯定,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命題專家機場過安檢
“等你來了,再告訴你活動內容,不要帶筆記型電腦和隨身碟,我們會給你準備好的。”11月14日,《法制日報》記者接到湖南省委組織部工作人員邀請電話,稱第二天下午請記者去參加一個採訪活動,但具體是什麼採訪活動,這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卻秘而不宣。
11月15日下午2點20分,《法制日報》記者準時趕到了湖南省委組織部會議室。記者發現,此時的會議室裏已經聚集了一些人。
“我正準備去北京看女兒,一接到電話,馬上就退票趕來了。”當記者向旁邊一位楊姓女士打聽活動內容時,這位楊姓女士也是一頭霧水。
楊女士向記者透露,她是湖南某高校的一名教授,女兒在北京讀書,她本來打算週末去北京看望女兒,昨天臨時接到省委組織部“到外地出差一週”的通知,她馬上退了去北京的火車票,趕到省委組織部報到。
下午2點30分,人員到齊後,會議開始。省委組織部一領導來到會議室宣佈,此次邀請大家到這兒,是參與今年公開選拔省管領導幹部考試的命題工作。隨後,參與命題的9名專家和受邀見證出題全過程的兩家媒體記者,全部簽署了保密協議。專家和記者的手機全部關機,分別放進一個個大信封內,寫好姓名後交給工作人員保管。
“所有與公選命題相關的人員,包括媒體朋友都是臨時通知,這樣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隱患。”省委組織部公選辦工作人員説,做好命題的保密性工作,也是為了防止題目外泄。
記者了解到,本次命題專家包括來自高校、企業命題專家7人;公共科目命題專家2人,其中廳級幹部1人,公文處理專家1人。9名命題專家根據考試專業、職業、職位需要,由省委組織部公開選拔領導幹部辦公室從省級專家庫中甄選,專家名單保密。
下午5點左右,保密協議簽署完後,專家和記者上了一輛中巴車。
“現在我們去黃花機場安檢,請各位都不要隨意單獨走動,安檢完的人員,在指定地點等候,然後再一起去命題封閉區。”在去往命題基地途中,省委組織部公選辦工作人員在車上囑咐大家。
到達黃花機場後,記者發現在一個房間裏面,已經設置了專門的安檢裝置。經過安檢的人員,被要求站在一個劃定的白色圈裏面等候。等所有人員全部安檢完後,專家們再次上車,向命題封閉區進發。
集體散步須監督人員陪同
晚上6點多,專家組抵達命題封閉區。
記者發現,這處命題封閉區地處湖南某軍事基地的中心區域,有部隊專人站崗,整棟樓有三層,樓型呈U字型,門口立有“警戒區”標誌,除命題相關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入內。
命題工作地點設在二樓的大會議室,會議廳正墻上挂有“湖南省競爭性選拔領導幹部封閉命題基地”字樣的掛牌,中間座椅佈置成倒U型,公選辦自備了17台分機電腦和1台總機。總機用來錄入、排版、校對、印刷,分機供專家和媒體記者使用。所有電腦沒連網際網路,全部使用局域網。
每天早中晚飯後,可以進行餐後散步,但只能在限定區域3人以上集體散步,並有工作人員或監督人員陪同。
命題專家每人一個房間,並配有洗漱、鬧鐘等日常用品。如需其他必需品,由專人統一購買。
命題組中有一位特別的工作人員,他不參與命題工作,而是專門負責監督工作,對違反保密紀律、違反工作程式、私自與外界無關人員聯繫和接觸的,做出隔離處理,並及時向組長和省公選辦負責人報告,提出處理意見。本次的監督人員是湖南省委組織部的一名謝姓書記。
“我作為監督人員身份參與命題工作已經有多次,這次參加命題工作的監督任務有不一樣的意義,我馬上就要退休了,也許這是我最後一次參與命題工作,但我會堅守住我的崗位,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謝書記對《法制日報》記者説。
謝書記還向記者回憶了他以往公選命題工作的一些經歷。他認為,湖南公選命題工作每年都有改進。“以前命題現場的門鑰匙是由部隊配用,現在為了讓工作程式更規範,命題現場的門鎖都是由我們自己配備,鑰匙只由我一個人看管,杜絕了各種隱患”。
一道考題斟酌十遍
在命題工作區靠右墻邊有一張長約3米書桌,上面共有20多種今年的各期雜誌、書籍,都是工作人員從省委研究室選取,供命題專家參考的。
“今年共有四大箱各種高水準的雜誌和資料。公務科目的題目有可能就是從這些材料中截取。結合今年公選職位的專業需要,我們還準備了相關書籍,供專家出題啟發使用。”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除了文字資料之外,省委組織部工作人員還用保密隨身碟拷貝了數十萬字的電子期刊和背景材料,供專家參考,內容涵蓋相關職位分析報告、高校基本情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
此次在命題上還有一些新的舉措,就是加入了2名去年公選出來的領導幹部參與命題。湖南某大學楊教授,去年參加了青年幹部公開選拔考試,後考取了湖南某大學副校長職位。楊是一位專業素質強、責任心重的年輕教授,在高校治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她由去年的考生變成了今年的命題考官。
據記者了解,此次命題內容基本原則是要注重測試領導能力、領導經驗、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注重人崗相適、人職匹配、一職一卷;注重測試的實踐性、時效性、靈活性和包容性。筆試內容分為公共科目卷和領導工作實務卷。
記者在命題現場發現,有些今年第一次參與出題的專家選取考題要點較慢,因為第一次出題,有點把握不準。但有幾次出題經驗的專家選點很快。
“出題比考試難,因為考試可以抓住考官心理答題,但考官出題就需要全面把握,不能讓考生去揣摩出題人的心理,並且又能考出考生真實水準。”楊教授對記者説。
楊教授透露,她出的題都會結合現實問題,不會很死板,但“考試型”考生就不一定能做好,真有實踐經驗的人才知道如何去回答這種題。
據記者了解,所有職務試卷的初稿定下來後,專家們開始對樣捲進行試測,從出題素材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到錯別字、標點符號、文章格式是否正確,都要字斟句酌,並提出修改意見。專家們根據意見修改後,還要經過專家交叉檢查修改,組長審稿,工作人員檢查,全體專家集體討論等環節,整個流程走下來,一道題目至少需要斟酌10遍以上。
11月22日上午,命題專家組對所有試捲進行第一次簽字確認。當天下午,中組部考評中心有關負責人趕到封閉基地,對題目進行最後一次審核。當晚,工作人員開始列印試卷,並加蓋密封章。
11月23日上午,試卷被直接送至今年的省管幹部公選考點——省委黨校,並當場啟封。下午3時,參加本次公選領導工作實務科目考試的考生們進場30分鐘後,命題區封閉解除。至此,命題專家和媒體記者在此已經封閉了9天。
記者手記
公招公選考試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逢考必疑”曾是困擾少數地方選人用人的一大頑疾。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湖南將命題現場向媒體開放的這種創新做法,無疑掀開了選人用人工作的“神秘”面紗,有助於選人用人工作取信於民。“密室九天”,記者目擊的是緊張的命題現場,聆聽到的卻是民主法治前進的足音。(記者趙文明 劉希平 通訊員謝婧妮)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