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北京醫改新政實施滿月 三級醫院總門急診量降15.1%

2017年05月08日 09:46: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5月8日(記者 張尼)今年4月8日,《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實施。如今,一個月過去,新政策下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否得到緩解?就醫體驗如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日前,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走訪調查。

  看病便宜了麼?

  ——患者:藥費、大型設備檢查費用下降明顯

  此次醫改明確,北京公立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品)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其目標在於破除以藥補醫。近期,不少患者都感受到了藥費的明顯下降。

  57歲的患者趙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最近一個月,他特地留意了醫改前後自己常用藥品的價格變化。

  今年3月他去醫院開了四類藥物,包括4盒氯沙坦鉀片、3盒格列喹酮片、3盒阿卡波糖片以及5盒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累計費用為787.17元,

  醫改後,同樣的藥品、相同的數量,加起來的總價降到了679.93元,這樣,每月的藥費下降了107.24元,降幅達到了13.6%。

  “以前掛號費是5元,自己花2元,此次改革後,醫事服務費50元,自己花10元,這樣算下來,總費用還是醫改後低一些。”趙先生説。

  與此同時,一些大型設備的檢查費用下降明顯,也是患者的普遍感受。

  78歲的劉先生患有膽管結石,每年要定期復查。今年5月初,他去做胰膽管系統磁共振水成像檢查時發現,這一項目的收費降到了400元。“我記得以前做相同的項目檢查要七八百。”劉先生回憶説。

  根據北京市衛計委5月7日公佈的數據,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四週來,藥品陽光采購平臺累積訂購金額51億元,累積節約藥品費用約4.2億元,節省幅度達8.2%。

  4月8日至5月5日,三級醫院門急診次均藥費與今年3月相比(下同)減少9.6%;住院例均費用減少4.1%;住院例均藥費減少17.7%。二級醫院門急診次均藥費減少14.8%;住院例均費用減少14.1%,住院例均藥費減少24.0%。

  CT、核磁檢查工作量與今年改革前相比增加了5.5%和20.1%,費用減少了45.5%和24.4%,共節省費用1.1億元。

  看病難問題緩解了麼?

  ——市衛計委:三級醫院總門急診量減少15.1%

  “今天排隊取藥的時候,感覺人似乎比以往少了一些。我不是起大早排隊掛號的,是提前一天在現場約到的專家號。”5月5日上午,剛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取完藥的一名64歲女性患者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就醫體驗。

  據了解,推進分級診療是北京此次醫改的另一個目標。近期,各級醫院的門急診量是否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化?

  北京市衛計委的監測表明,四週來三級醫院總門急診量減少15.1%,二級醫院總門急診量減少7.2%,一級醫院及社區服務中心門急診量增加3.4%。

  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大醫院人滿為患的長期戰時狀態有所鬆動,基層衛生服務的作用逐步發揮,符合分級診療制度的導向。

  此外,監測單位普通號就診人次為855.5萬,減少11.9%;副主任及以上號別就診人次為208.2萬,減少15.9%。看專家難的問題有緩解傾向。

  平均住院日也有變化,監測單位中的部分三級醫院改革第四週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為6.1天,與今年3月(8.1天)相比減少2天,顯示出部分醫院有加快床位週轉提高效率的良好跡象。

  【患者聲音】

  ——醫事服務費異地醫保報銷存障礙

  “對我們外地來北京就醫的患者,醫事服務費的設立增加了不少負擔。”68歲的吳國鳳向記者講出了自己來京就醫的難處。

  吳國鳳是河北省泊頭市的一名退休職工,雖然她的戶口在北京,但因為當年下鄉留在地方工作,退休後享受的不是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這樣在京看病的費用報銷就成了問題。

  吳國鳳患有溶血性貧血、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她給記者算了筆帳,平時每月拿藥至少要在北醫三院的兩個科室分別挂一次號,另外還要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做一次常規性檢查,這樣僅挂普通號也要支付至少150元,一年的醫事服務費累計就有1800元,這部分錢要自付。

  “這個是在不生其他病、不挂專家號的情況下,如果出現其他問題,那麼費用肯定不止這些了,而且有些病在地方醫院看不了,必須來北京。”吳國鳳説。

  雖然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明確提出,醫事服務費納入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但目前,異地醫保患者能不能報銷醫事服務費,最終還要看各地醫保部門的政策。

  ——部分專科醫院門診壓力仍較大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一些專科醫院的患者來説,醫改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仍然較有限。

  醫改後,林女士帶女兒去兒研所看了一次皮膚類疾病。她告訴記者,人多排大隊的現象仍然存在。

  “我是提前預約的號,預約號顯示讓下午兩點到三點看病,我們從一點多開始候診,但到五點多才看上,患者很多,等候時間還是比較長的。”林女士説。

  林女士表示,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小,儘管人多,自己還是會選擇帶孩子到三甲兒童專科醫院就診,而不是一二級醫院,醫事服務費的差別不太會影響自己。在她看來,因為兒童專科醫院相對較少,因此還是存在一定“看病難”問題。

  ——部分藥品在社區醫院難找

  雖然此次醫改的目標之一是讓一部分患者分流至社區醫院,但近期還是有患者反映,因為部分社區醫院的藥品有限,不得不跑到大醫院掛號。

  “醫改後,三級醫院的醫事服務費比一級、二級醫院高出不少,我們也不想往大醫院擠,但是一些藥在社區醫院還是開不了。”77歲的孫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患有胃病,需要服用一種名叫“胃復春”的藥物,而這種藥在自己家附近的社區醫院或二級醫院都沒有,所以她每次要到北醫三院去開藥。

  “今後如果社區醫院的藥品能再齊全些,我就省事多了,也能少花些醫事服務費。”孫女士説。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針對上述問題,一些基層醫療機構已經採取了應對措施。

  例如,包括北京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市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在內的醫療機構都建立了缺藥登記服務,醫院會根據患者登記的所需藥品情況進行補貨,其中一些患者已經拿到了藥品。(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