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4日電(記者勿日汗、任會斌)1月3日,內蒙古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包鋼集團,已經與內蒙古9家稀土公司分別簽署了《整合重組協議》。
這標誌著,包鋼集團在組建稀土大集團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進一步夯實了其作為全球最大稀土生産企業的地位。
“這為我們組建成全國性稀土集團奠定了基礎。”包鋼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企業整合重組,可以提高中國稀土行業集中度,規範稀土開發和生産、出口秩序,對防止惡性競爭、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意義重大。
“新材料之母”稀土,廣泛應用於尖端技術領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和生産國、供應國,但是長期以來中國稀土産業散、亂、差的問題突出。
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説,目前中國稀土産業仍然存在産業集中度低的問題,全國現有稀土冶煉分離企業近100家,平均每家的年産能不到4000噸。
稀土新材料生産格局也較為分散。以生産規模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為例,目前中國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年産量約8萬噸,佔全球産量的近80%,但是生産企業卻有近200家,分佈在內蒙古、江西、山西、浙江等許多省份,年産能超過3000噸的企業只有5家。
中國稀土産業産能和生産格局的分散導致行業惡性競爭。業內人士表示,多年來,中國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資源,卻無稀土國際定價權,一大原因是中國稀土産業佈局較散、企業之間互相壓價。
“由於産能分散,外國廠商往往拿著一張訂單向多家中國企業詢價,誘使企業互相壓價,這種多頭對外的交易方式,嚴重削弱了我們的資源優勢、産能優勢。”包頭稀土研究院院長楊佔峰説。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每年具有産品出口配額的本土企業,只有20多家。於是,不少沒有出口配額的企業,則參與到稀土“黑産業鏈”中去,非法生産、加工和走私稀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由於企業眾多,加劇了行業監管、調控的壓力。
為增強稀土産業實力,近年來,中國政府在規範稀土市場秩序的同時,也在推動稀土産業整合。
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大集團組建方案,近期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按照方案,全國有望形成6家稀土大集團格局,包括包鋼稀土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團,早在數年前就佈局稀土行業的五礦和中鋁兩大央企,以及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團,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包頭、江西贛州、廣東、福建等稀土主産區。
方案獲批僅僅是開啟了稀土整合大幕,根據國務院授權,下一步工信部將啟動核準的一系列工作。對於上述6家納入大集團範圍的稀土企業來説,需要準備詳細組建方案並向工信部申報,獲得批復才能最終進入稀土大集團行列。
納入稀土大集團範疇的6家大型稀土集團,還要承擔起整合本區域內稀土企業和優化資源的任務,包括整合區域內較為散亂的冶煉分離企業等。整合同時也要按照産業政策要求,進行産能縮減和環境治理。
儘管如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與不少重大改革一樣,中國稀土産業整合的進程也不會一帆風順。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等業內人士説,2013年初,工信部提出在全國組建兩三家稀土大集團的初步設想後,一些産區出於地方利益等考慮,紛紛組建地方性龍頭企業,意圖牢牢把持地方稀土産業發展的主動權。不少稀土産區存在的地方保護心態,則是最大障礙。
[責任編輯: 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