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6月17日電(記者屈淩燕)浙江工商日前出臺新政策,通過放寬電子商務企業經營場所和經營范圍限制便捷市場準入、支持培育自主品牌等措施,以期實現三到五年內浙江設立網絡市場250家,網絡市場年成交額達到2萬億元的目標。
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成交總額、超億元市場數等指標連續20年居全國首位;網上市場也異軍突起,2012年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超萬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居全國首位。
記者在《促進網絡市場快速有序發展意見》中看到,為便捷市場準入,浙江工商對電子商務企業等新興網絡行業放寬了經營場地和經營范圍的限制。意見明確,國家和地方政府批準設立的科技產業園區內設立的企業,可以憑園區管委會出具的住所使用證明,辦理注冊登記手續。電子商務企業可以使用“網上經營××”或“網上提供××服務”等作為經營范圍。新興網絡經濟行業,登記機關可以根據申請,參照《新興行業企業登記試行意見》依法靈活核定其經營范圍。
同時,意見允許使用“電子商務”或表明其行業特點的各類新興行業用語作為行業表述。在不違反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電子商務企業可以使用包括自有網站中文域名在內的個性化詞語作為企業名稱的字號(商號)。
為鼓勵傳統商品交易市場特別是小商品、輕紡產品、五金電子、皮革服裝等集散型專業市場積極“上網”,意見鼓勵其建立網上公共交易和服務平臺,幫助廣大市場經營戶設立網上商鋪,發布信息、展示商品、洽談交易,促進網下店鋪與網上店鋪的有機結合,利用兩種業態拓展國內外市場。
此外,意見還在網絡市場冠省名、健全網絡市場維權機制、培育網絡廣告產業,規范網絡廣告經營行為等方面給予舉措支持。
浙江工商部門表示,將在有條件的網絡市場設立消費維權預賠基金制度,並加強工商與網絡市場打假維權聯絡員間、工商與網站間的信息交流和指導服務,及時受理公眾舉報投訴,並接受社會的監督。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