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北京將召開聽證會,對公交價格調整進行聽證。為讓聽證代表對此次價格調整有一個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北京市發改委21日舉行了聽證代表質詢會,對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有人説票價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財政補貼的負擔,也有人説是為了彌補運營企業的鉅額虧損,還有的説為了緩解高峰的風險。北京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表示,價格調整的確對這些方面都會帶來影響,但這不是這次票改的根本目的,我們還是想通過價格手段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更好地滿足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
拿地鐵票價調整方案為例,最終兩個方案平均票價水準4.4元和4.3元,“很多人在問這是怎麼算出來的。”李素芳表示,票價的總體水準是根據運營成本來測算的,軌道交通方面乘客負擔平均在50%,政府負擔50%;地面公交政府負擔62%,這主要是考慮到地面公交應該承擔更基本的出行服務功能。
價格調整後將按照乘客的實際乘坐里程計價。乘客如何知道自己實際乘坐了多少距離,應該收費多少呢?為何不按照站點數量計費呢?李素芳表示,目前北京市有200多個地鐵車站,站之間平均距離1.7公里,最短的是復興門到南禮士路424米,最長的是6.7公里,差距非常大。李素芳表示,將來官方會出一個系統的精準的票價表。
今後是不是有年票、月票,以及固定線路的通勤票呢?李素芳表示,這個許可權下放給了企業,由企業適時研究推出。
為什麼一聽證就要漲價?李素芳表示,從政策來講,涉及重大民生價格調整必須召開聽證會。“聽證會究竟帶來了什麼呢?聽證會制度解決了如何讓公眾更好地參與公共事務的問題。”她説,從主管部門來講,拿出一個政策要禁得起社會方方面面的討論,為什麼要那麼調,調完了會是什麼狀況,調完的那些錢到哪兒去了,都要作出很明確的解答。
“我們到時候提的意見會有用嗎?”這是不少聽證代表心中的疑慮。李素芳説,對於每一位聽證會參加人發言的意見要有回應,吸納了哪些,沒吸納哪些,為什麼吸納,為什麼沒吸納,聽證會後會有一個專門的報告。對於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方案中能體現的就會體現,如果方案裏體現不了的,也會轉給涉及的相關部門進行研究。聽證會後政策出臺時間也不一樣,正常情況下一般在一個月以內。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