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5月25日電 (周玉橋、姜泓冰) “科研航母”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近日首次亮相。該設施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中第一個綜合性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計於今年底正式面向多用戶、多領域開放。
為了形成國際一流的蛋白質科學研究體系和國家蛋白質科技的重要創新基地,我國在2008年11月將“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産業發展項目計劃;2010年12月,上海設施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動工建設,總投資7億元;2013年6月,建築工程基本結束,設施第一台設備在海科路園區進入試運作;今年5月,上海設施通過工藝測試與驗收,正式開放試運作。
上海蛋白質科學中心雷鳴主任介紹,目前全球尚無高水準的綜合性蛋白質研究平臺。未來2至3年間,該設施將成為全球科學家交流合作的科研平臺,同時培養自己的團隊,助力我國蛋白質科學技術能力從主要依賴國外技術走向自主創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