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優先股雙刃劍的特徵較為明顯,並不具備對市場的趨勢性影響特性。
的確,優先股利於大盤藍籌公司融資、規範運營與引導分紅。對比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我國的優先股有其區別性的細則規定。比如交易或轉讓環節的投資者適當性標準應與發行環節保持一致;非公開發行的相同條款優先股經交易或轉讓後,投資者不得超過200人;為防止優先股成為新的大小非攤薄股東權益,上市公司不得發行可轉換成普通股的優先股;公開發行優先股須三年連續盈利,一般發行不少於一年優先股的股息等,這些細則利於形成引導上市公司分紅理念和戰略投資者特別是追求固定收益的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這在滬深證券市場的確是非常積極的因素。實施優先股有利於大型公司如石油、金融、地産、保險等公司的融資,特別是減少對二級市場股價影響的融資與衝擊。但由於滬深上市公司分紅比率與年度分紅次數相對我國香港特區的股市、美國股市等為低,引導分紅機制建設的成效如何還需觀察。
此次優先股發行規定:為統一優先股票面金額,證監會將優先股每股票面金額確定為100元。任何投資者都可參與,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則規定了合格投資者範圍,不符合投資者門檻的投資者,可通過基金、信託 、理財産品方式間接投資優先股。由於這些優先股不能流通也不能轉股,其必將鎖定大量的資金沉澱于股票二級市場之外。此外,在當前股市生態下,優先股的分紅很有可能擠佔普通股東的分紅份額,導致股息回報水準更低。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優先股成為美國公司籌集資金、政府挽救企業的重要方式,但優先股並不能制止股災的産生,其對市場的影響極為有限。
從對股價結構化的衝擊來看,近階段內對中小板與創業板股票、績差問題股票影響明顯。從A股軌跡來看,創業板去年指數上漲100%左右,此時推出優先股,可能成為這些股票尋找大的熱點變現的較好支撐。因此筆者認為。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股票經歷了大幅的上漲後,“價值回歸、落袋為安”將成為常態,特別是另一題材支撐炒作掩護出倉的良機當口,因此可以預期,一段時期內,優先股的推出與發行將引起股價結構性變化,且衝擊力度將超乎預料。未來A股市場優先股雖不上市流通,但在新股IPO發行、眾多企業增發融資等共存的時間點上,其對A股市場的資金沉澱或需求將形成較大的影響,進而與股價結構化衝擊形成共振。
可見,近期走向前臺的優先股政策,也是一把雙刃劍,一面將形成對滬深股市的有益補充,或對大型公司融資形成一定的刺激,利於分紅機制的建設,但另一方面則可能加大市場資金沉澱效應,對股市特別是對去年炒高尋機出倉的創業板、中小板及大量的績差公司形成衝擊。當然,優先股政策對於股市的總體影響究竟如何,取決於宏觀經濟及上市公司優先股發行規範與估值定價與股東回報等多種因素。(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