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上海自貿區方案或本周公布 料無企業所得稅15%優惠

2013-09-13 0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上海自貿區方案或本周公布料無企業所得稅15%優惠

  中新網9月13日電 (財經頻道 曾會生)上海自貿區方案獲批後,15%所得稅的消息讓不少企業“大流口水”。對于自貿區內會不會實行企業所得稅15%的優惠政策,各界的看法不一。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的專家表認為,自貿區內可能不會推出這項政策,因為稅收優惠政策不是自貿區的主要目的,而且這一政策在區外不可復制,也無法推廣。另外,上海自貿區對商貿企業走出去會有幫助,但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並購的作用很有限。

  企業所得稅15%優惠政策引關注 專家分析推出的可能性小

  據上海證券報11日報道,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幾經修改,目前已基本定稿和走完相關法律程序,最快將于本周正式對外披露。方案公布後,上海將出臺自貿區管理暫行辦法。

  8月22日商務部表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後,有消息稱,上海自貿區將推動稅收創新和優惠,其中將包括自貿區內企業所得稅由原來的25%下降到15%,這可能會吸引大量外資企業進駐上海自貿區。不過專家認為,這個政策推出的可能性小。

  “如果有這個政策,為什麼是給上海,而不能給其他地區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預計,上海自貿區內企業所得稅15%優惠的政策不一定會有。

  而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也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從官方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應該不會有企業所得稅減為15%的優惠政策。因為自貿區的政策和創新需要有可復制和可推廣的價值,顯然這個政策在自貿區之外沒有辦法復制和推廣。而且零關稅也只是在區內實行,出了自貿區就要補繳關稅。

  他還表示,自貿區建設對一般工商企業的吸引力不突出,因為進出口並不是自貿區建設的主導方向,而且自貿區的面積有限,對于進入的加工制造企業會有嚴格的要求。

  據上海證券報日前報道,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處長張紅在上海交通大學講座上否定了企業所得稅15%優惠的說法。她透露,自貿區本想設計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范圍和政策,但是“沒有,真的沒有”。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12日報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上海自貿區實施細則將于10月1日公布,細則將考慮擬定鼓勵產業投資目錄,主要包括現代服務業、離岸貿易、離岸金融等。在鼓勵類產業投資目錄內的企業將按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徵收,大部分企業仍按25%徵收。

  金融改革成重頭戲 對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作用有限

  據悉,包括人民幣自由兌換和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貿區建設的重頭戲。其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底有何影響?

  奚君羊表示,自貿區對于發展商貿和服務貿易的企業走出去有一定作用。有些企業對國外市場不太了解,缺乏經驗,可以先通過自貿區發展商貿和服務活動,發現國際市場需求,改進完善產品。因為自貿區有大量商貿機構、信息和相關服務,為商貿企業走出去發展提供信息渠道和起點。

  有分析認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首先要清除資本輸出方面的限制,這為對外投資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奚君羊認為,自貿區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直接投資或並購不會起到很大作用。因為直接投資和並購主要是在境外進行,需要考察對方的股權結構和相關政策環境,跨國投資並購還是要在境外進行,自貿區不會形成境外投資並購的有利條件。

  “雖然自貿區內可能推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是只能在區內進行,其覆蓋面和合范圍非常有限。”他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自貿區內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主要意義是為以後區外進行人民幣可兌換提供參照和經驗。

  “坦率說,自貿區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直接投資的直接意義不大。”張漢林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中國企業的產品走出去和國際化已經很多年,只是在對外投資走出方面少一點,但自貿區對企業直接投資走出去不會有什麼作用。(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