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高新民以《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為題進行演講。(中國臺灣網 王偉 攝)
中國臺灣網8月11日廈門訊 (記者 吳曉寒)“電商發展仍然很迅速,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互聯網經濟的主要力量。”8月7日下午,“互聯網+”時代兩岸電商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行,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高新民出席論壇,並以“電商的發展趨勢”為主題展開演講。他表示,電商變化的主要趨勢是移動化、O2O、社交化、智能化及其融合。最終電商發展就是要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電商發展的趨勢和未來,也是產業互聯網化應該作為重點來考慮的問題。
“現在目前全球網民30億,我們是第一名”,高新民在談及全球電商發展的趨勢時表示,電商發展迅猛,目前是互聯網經濟的主要驅動力量。“電子商務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我們經濟的主力,這是按照國際上對互聯網經濟的定義來理解的。互聯網經濟就是零售電商加上一部分電子信息產業跟互聯網直接有關係的一部分經濟活動的量。”高新民表示,目前大陸以零售電子商務為主的互聯網經濟,在世界上做得非常優秀,也得到國際上的承認,零售電子商務對互聯網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里面的比重仍然是非常明顯。“雖然我們的增長率非常快,但在企業電子商務里面,我們仍存在差距,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講,電商什麼地方都做得非常好,這也是我們互聯網+要解決的問題。”
在高新民看來,電商近年來的變化很大,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將圍繞移動化、O2O、社交化、個性化定制、智能化及其融合幾方面進行發展。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購物時選擇了移動電商。“去年和前年相比,手機用戶增長了60%多,可以看到移動電商比例的上漲。而在整個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利用網上支付的人群也增長了17%”。高新民表示,通過這些比例的變化,不難發現移動化將會成為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互聯網O2O模式作為一種主流創新,促進電商不僅是賣東西、賣商品,更重要的是致力服務業的電商的發展,這是一種機制。” 高新民在談到通過O2O興起的共享機制的模式時表示,這將是投入電商的一種發展方向。“共享機制的模式很典型的體現就在汽車投入方面,這個汽車投入一定要共享,不同于我們現在的滴滴打車、快滴打車,而是一種類似于我們城市里面的公共的自行車租賃方式。”
隨著微商的迅速發展,電商的社交化發展也越來越顯著。高新民表示,由于社交、搜索等其他因素所形成的大數據的一些網民行為,不僅僅對于基本融焦以後,而且對促進電商的發展、電商的智能化,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電商發展正進入互聯網+即產業互聯網化階段”,高新民表示,“互聯網+”可以是全領域的,但重點是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在競爭和合作中形成新的產業形態的過程,也叫產業互聯網化。產業互聯網不僅是產業形態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也是互聯網思維和商業模式對傳統產業滲透的結果。“產業互聯網化的重點是工業,特別是制造業,也是難點”,談及產業互聯網化的發展,高新民表示產業互聯網主題既包括為傳統企業轉型服務的互聯網企業和技術支撐企業,也包括轉型後的企業,這些都是新型產業形態。“電商發展仍然很迅速,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互聯網經濟的主要力量。但是它對國民經濟的驅動作用仍然有限,還需要繼續努力。”(完)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