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瓷母孿生版1.51億人民幣成交:買家來自國內
9月17日,在美國波士頓斯納金拍賣行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被譽為“瓷母”的清朝乾隆年間的大瓷瓶,以約1.51億人民幣成交,而拍前的估價僅為約95萬到160萬元人民幣。這件瓷器高約87.3釐米,為世界知名的通運公司的舊藏。
人們通常所指的“瓷母”,是指清朝乾隆年間燒制的釉彩大瓶。這件大瓶集十幾種高低溫釉、彩于一身,其上有12幅長方形開光,內繪粉彩吉祥圖案,其中6幅為寫實圖畫,分別為“三陽開泰”“吉慶有餘”“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博古九鼎”。另外6幅則為蝙蝠、如意、萬字、螭龍、靈芝、花卉等吉祥圖案。如此複雜的工藝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化學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因此它博得了“瓷母”的美稱。可見,所謂“瓷母”就是乾隆年間景德鎮官窯的“炫技”之作,在這件拍品出現之前,業內普遍認為“瓷母”僅有北京故宮武英殿的那一件。
拍賣前一些人十分看好這件新出現的“瓷母”,認為其價值有可能超過上海收藏家劉益謙今年春拍在香港2.88億元人民幣買到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甚至還有人認為它可以與2010年11月在英國班布裏奇拍賣行5.5億元人民幣拍出的“清乾隆粉彩鏤空轉心瓶”相媲美。
1.51億元到底是買貴了還是撿了漏?
著名收藏家朱紹良評價説,這種所謂的“瓷母”,應該稱為“各色釉”,其在工藝上並不是最複雜的,它甚至比不上“乾隆粉彩鏤空轉心瓶”和琺瑯彩瓷器;另外,這件瓷器與北京故宮那件“瓷母”的底款不同,因此不能稱其為是一對;再説,這件瓷器身上多處有小修,表面磨損和劃痕嚴重,尤其還少一隻“耳朵”,在窯變的地方有一條很大的“衝”(裂痕);又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波士頓小拍賣行拍賣,其品牌號召力和客戶資源也有限;同時,今年以來,受國內經濟環境影響,投資者的資金鏈都十分緊張,也會造成買家底氣不足!
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瓷器部總經理劉越先生也談到,他這次專門去波士頓預展現場看了這件瓶子,瓶身上毛病太大,他拍前給出的估價在一億到兩億元人民幣之間,最多不超過兩億元。著名收藏家劉益謙事先也曾談到對這件瓷器感興趣,但由於瓷器品相不太好,也許不太適宜在其龍美術館裏展覽,因此他如果競買的報價不會很高。
實際上,這正體現出近兩年在國內拍賣場上表現出的收藏者追求精品的特點,當買家遇到精品、孤品,則不吝出價,勢在必得;而當遇到有爭議、不珍稀、有殘的拍品時,則表現出競買冷清、出價大打折扣、估價差異很大的情況。(季濤)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