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2月26日消息 臺灣9月爆發史上最嚴重的黑心油事件,235家食品廠受到波及,商品在大陸遭到全面下架。至今3個多月了,仍無法放行、恢復上架,總計損失金額至少20億元(新臺幣,下同)。業者相當無奈地表示,由于春節檔期即將啟動,若再不放行,恐怕真的要倒閉了!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9月、10月接連爆發的黑心油事件,重擊臺灣小吃、連鎖餐飲、老字號糕餅店、食品專業廠,全臺食品產業至少損失122億元,影響外銷逾20億。不僅大陸,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智利、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也都拒買臺灣食品,使得食品業出口遭受空前損失。
9月臺灣方面第一時間公布了235家公司名稱,卻沒有公布細項,大陸因此要求將涉事公司的所有產品全部下架,且不得進口。臺灣業者對此相當氣憤,認為不是每個商品都用到黑心油,臺灣“衛生福利部”卻僅公布公司名稱,簡直斷了這些廠商的所有生路。
業者痛心地說,臺灣當局不太在乎食品、餐飲業的死活,至今也沒有動作。整整卡關3個多月,退回來的商品堆滿倉庫,慘一點的廠商,甚至是2個倉庫都堆到滿出來,已經快倒閉了。當食品業向臺灣當局求援、陳情時,“財政部長”張盛和卻回應說食品佔出口份額很少,有影響但不太大。
臺灣糖果餅幹公會理事長陳正文表示,公會廠商有20∼25%的出口外銷佔比,站在協助廠商的立場,希望“衛福部”、“經濟部”以及“農委會”等相關單位能更加合作,能採取更有效率的辦法,適時快速地協助業者解決貿易障礙與食品安全所衍生的問題。(中國臺灣網 馬迪)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