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大風起兮”(When the wind blows)為題,報道臺灣的街頭運動沸騰,並指出馬英九在“服貿”及“核四”兩大政策上,先後對街頭運動讓步,影響所及,不僅是馬英九已成“跛鴨”,臺灣的前途也越來越可能由“街頭”決定。
雜誌指出,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絕食,引爆臺灣新一波廢核街頭運動。儘管一再宣稱核能攸關經濟發展,但馬當局不想製造“烈士”,所以很快就屈服。林義雄結束絕食,臺灣的核能政策也變得支離破碎、千瘡百孔。
報道指出,馬英九曾與幕僚會商,其中一人對他説,他的主張都是“百分百正確”,問題是“沒人聽得進去”。幕僚力勸馬英九寧可先讓步,不要甘冒林義雄為“廢核”而殉難的風險,同時也兼顧到街頭的祥和。
報道説,接下來臺灣的政治將往何處走?街頭抗議不僅是主要象徵,且已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在反核抗議之前,先有學生為了“反服貿”而佔領“立法院”,馬英九也讓步了。
《經濟學人》指出,街頭抗議頻仍,反映出臺灣民眾普遍對政治體制疲弱感到幻滅,但街頭運動將更加弱化體制。任期還有兩年的馬英九已成“跛鴨”。或許,臺灣的前途越來越由街頭運動來決定。
説文解字/When the wind blows
據《聯合報》的解釋,《經濟學人》報道標題When the wind blows的字面意義是“當風起時”。根據《康橋英文辭典》,俚語way/direction the wind blows意為“看風向辦事”,也就是有所行動前,先了解其他人的意見。《經濟學人》的文章認為馬英九的重大政策跟著街頭運動的主張急轉彎,無非就是看民意風向辦事。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