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2月16日電 (胡健)富士康科技集團歷時一年研發制造的“福匠”機器人16日在山西太原面世,這是富士康首次涉足餐飲行業。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舉或將改變大陸餐飲機器人市場的格局。
16日,在太原面前一亮餐廳,一臺並無人形的“機器人”正進行著削面任務,一刀下去五根面滑落入鍋,不到一分鐘,一口直徑一米的方鍋已堆滿面條,極大地提高了削面效率。在以面食為主的山西,此款機器人引起不少民眾圍觀。
早在三年前,山西各地面館相繼推出“削面機器人”,“喜羊羊”的造型一時間深受民眾青睞。據富士康“福匠”削面機器人項目負責人武衛兵介紹,此次富士康研發的削面機器人屬工業級別,內有自主研發的削面程序,並可實現自動清洗刀頭,與以往單一的削面有著本質區別。
2011年底,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透露了“百萬機器人計劃”,稱三年後富士康山西晉城園區的機器人產能將達到百萬臺。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將在山西晉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機器人生產基地”。如今,機器人扮演生產“主角”的願景已初露端倪。
據武衛兵介紹,目前由富士康晉城產業園區制造的機器人已基本覆蓋中國大陸20多個省市的富士康園區,替代了大量的人工勞動力。涉及的工種包括噴涂、搬運等。“目前我們生產制造的機器人基本用于富士康內部,此次‘福匠’機器人是富士康首次涉足餐飲業。”
據太原面前一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岳玫介紹,此前富士康在鄭州參加“中博會”展示了削面設備,引起我們的極大興趣。鑒于現有削面師傅工作強度大的情況,公司決定與富士康聯手研發一款面前一亮自己的削面機器人。“此次工業機器人應用到餐飲行業,標志著刀削面行業從傳統手工業升級為自動化作業,提高了工作效率。”
深圳市新戰略機器人研究所日前發布的2014年餐飲機器人銷量排行榜上顯示,入行較早的上海驚鴻機器人公司以年銷售130臺位居榜首,全年總銷售300臺左右,產值約1500萬元人民幣。在入榜的七家企業中,大多為端盤子、送餐類的服務型智能機器人。
據新戰略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李進科介紹,此次富士康研發的機器人涉足餐飲行業,或將對業界產生不小震蕩。從研發團隊到生產規模,富士康都有著龐大實力。未來機器人的市場很大,各行各業機器人的涌現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完)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