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茶才是我們茶農的根本。”在福建省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的一家茶葉門店裏,幾個來自臺灣的年輕人正聚在一起談論著種茶制茶事宜。
他們被稱為“臺二代”,大多是“90後”,是跟隨著到此種植高山茶的父母來到永福的。
永福,因有著與臺灣阿里山相似的地理環境,而被臺灣茶農相中並譽為“大陸阿里山”。上世紀末以來,一撥撥臺商臺農陸續到此種植高山茶,迄今已有60家臺資企業入駐漳平臺農創業園,其中高山茶企業49家。
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這些臺商臺農的下一代也紛紛來到永福,協助甚至是接手父輩的茶業。據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統計,已有近20名“臺二代”在永福生活、就業、創業。
楊咏安、張珆菁和林俊男就是永福“臺二代”接手父業的典型。
楊咏安的父親楊瑞騰2005年來到永福,創辦了九德農場,成為永福唯一獲得有機茶認證的茶企。
在臺灣高職畢業後,楊咏安跟隨父親來到大陸,先後到福建漳州的天福茶學院(即現在的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福建農林大學學習與茶葉相關的課程。24歲的他,如今已基本接了父親的班,還成為了大陸的國家級“高級評茶員”,這在同齡人中是極少見的。
“如果不是接受了茶葉方面的教育,我根本不敢在接觸茶葉才兩年就接班。”有了理論儲備的楊咏安,還經常虛心向農場裏的師傅學習種茶、制茶、品茶的技術。
張珆菁的父親張梓平是早期到永福創業的臺農之一,妻子與三個子女都跟著他來到了大陸。
“會計、發票、銷售、認證材料的準備,什麼事都幹。”在臺灣,像張珆菁這般年紀的“90後”女孩大多都還比較驕氣,而正值青春年華的張珆菁卻能靜下心來在沒有網路的“山上”替父親打理生意上的諸多“雜事”。
“家裏需要我,我就來了。”張珆菁在臺灣高職讀的專業是旅遊觀光科,但為了家裏的生意,也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行業來到了大陸,在天福茶學院接受了三年的教育。生性活潑開朗的她,如今已經慢慢習慣了山居生活。
“80後”的林俊男在永福的“臺二代”中可謂是“老人”了。2003年,他來到永福,給父親“打工”,“那時,這裡完全是鄉下,全是土路。”十年過去了,林俊男一直感慨“變化太大了。”
“很慶倖來了永福。”林俊男説,身邊的親戚朋友當初都“唱衰”他來大陸的決定。如今,擁有600畝茶園的他家已成為很多臺灣朋友羨慕的對象,“臺灣地少,永福佔地最少的茶企都可能是臺灣最大的。”
林俊男看好臺農在大陸的發展,“漳平臺農創業園給了臺農很多政策優惠,大陸的市場也大,高山茶需求量比臺灣大得多。”
“臺二代”的到來,給永福的臺企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在帶來新理念的同時,與父輩在經營理念上的衝突有時也在所難免。
“父輩們的想法比較傳統保守,接受新事物比較慢。”在網路時代長大的林俊男對電子商務十分看好,因此希望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茶葉銷售,而父親則堅持傳統的“一對一”銷售方式。“最終父親妥協了,兩種銷售渠道並進。”
在大陸種茶獲得成功的父輩多已紮根永福,跟隨而來的“臺二代”們如今也把大陸當成了家。
“大部分時間都在大陸,回臺灣反而變成去玩。”林俊男已在大陸成家立業,娶了個大陸媳婦,育有一兒一女。
楊咏安、張珆菁等“臺二代”,適應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強,再加上永福與臺灣的血緣、地緣、文緣相近,也很快便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文化圈。
“我的‘臺灣腔’已經很淡了。”楊咏安在大陸結交了不少朋友,語言、通訊工具也都“大陸化”了,“入鄉隨俗,現在經常用QQ、微信跟朋友聊天。”
張珆菁毫不諱言自己的茶農身份。對“臺二代”們來説,他們並不覺得農民的社會地位低,“這是觀念問題,在臺灣,茶農的地位並不比茶商低。”
“他們才是真正的新型職業農民。”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馬水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永福的“臺二代”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有技術、有文憑、有知識,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未來誰來從事農業?‘臺二代’在永福的成功或許就是答案。”(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