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24日電 (記者 李佳佳)滬臺間交流的議題如今更趨廣泛。24日,滬臺兩地勞工組織在上海借“産業結構調整與職工素質提升”這一主題展開對話,臺灣與會代表頻以“會下棋”、“懂經濟”作喻,妙答兩岸職工與工會組織未來存在的合作機遇。
臺灣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理事長姚江臨率先從臺灣産業發展的“陣痛”説起。他指出,兩岸在經濟起飛期,都曾依賴於廉價勞動力的供給,以臺灣為例,無數職工的日夜辛勞成就了“亞洲四小龍”的美譽,然而在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那些無法隨著産業轉型而轉化和提升技能的勞工,只能深陷長期結構性失業的困境”。
姚江臨認為,職工素質的培養與産業結構的調整一樣,(兩者)都像下棋,必須考慮政策佈局,並且要拉長戰線,下第一步棋就要想好後三步棋的走法。他説,從滬臺兩地的歷史來看,經濟發展必須順應時勢變遷進行調整,産業政策加上高素質勞動力,才能確保經濟有序發展,這是兩岸工會今後應該重視的內容。
與姚江臨的“下棋説”異曲同工,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的“工會也要懂經濟”,同樣直面勞工工作權、生存權這一時代性話題。他認為,工會組織要懂得整體經濟、宏觀政策走向以及市場興衰趨勢,“工會組織懂經濟,才能給政府提建議,才能扮演好企業夥伴的關係,才能從多方面照顧和保護勞動者權益”。
吳榮元説,勞動就業問題是時代的共同話題,不僅關係到勞動者的生存權,甚至關係到經濟的可持續成長,而就整體社會來説,經濟成長不能只談GDP,如果只有成長而沒有新的工作機會,必將降低社會總體所得,造成社會消費基礎的流失,甚至會造成貧富懸殊的惡化,從而帶來社會穩定的衝擊與影響。
他積極評價兩岸簽署的ECFA,稱制度化的經貿交流合作,奠定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物質基礎,也為臺灣經濟開拓更寬闊的道路。他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歷史發展的主流,符合臺灣社會整體利益,是勞工大眾根本利益的選擇,兩岸關係的發展機遇必定大於挑戰。”
上海市總工會主席洪浩也表示,上海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連,在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調整期的大背景下,滬臺兩地的産業工人群體均面臨産業結構調整和就業壓力增大等難點問題。如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有效維護職工權益,也是兩岸工會組織共同關心的話題。
當天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滬臺民間論壇,將産業結構調整與職工素質提升作為交流的主題,在滬臺兩地交流史上尚屬首次,共有臺灣總工會、臺灣勞工聯合總會、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海峽兩岸勞工交流發展協會等90余名代表參與到這一討論當中。(完)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