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我國GDP增長為6.9%,這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落至7%以下。對於破7的增速,有人一通調侃“七上七下、七七八八的,有人扼腕嘆息“7”的時代過去了,也有人愁雲滿面擔心”要過苦日子了”,更有人知而不覺、雲淡風輕呢!其實,對於只低於計劃中的7%僅0.1個百分點的6.9%增速,真的不必太在意,更無需驚慌;當然,也不能全然不在意。知道了下滑至此的原因和不可避免性,也就會感覺其0.1真的不算什麼;明曉了7的重要性以及保7的解決之道,自然就會為不持續下滑這0.1而不懈努力呢。
一、不必太在意:速度下滑遠沒有背後隱藏的經濟走勢的向上性重要
僅從數字上看,三季度的增速是略有下降:從前兩個季度的7%降為6.9%。,但在國內外環境的雙重擠壓下,這一小幅度的GDP下滑完全在所難免。而且在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單純看速度已經意義不大。
1、在國際國內的雙重壓力下的6.9%增速應該説不算低。從國際的複雜環境看,中國出口的壓力增大。一方面,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增長預期下調;同時,美國的加息預期又進一步強化,導致了世界大宗商品的價格、股市、匯市的大幅動蕩和許多國家貨幣的貶值。這無疑給中國的出口帶來了阻礙:三季度我國的對外出口是-6.8%,降幅比二季度擴大了4.6個百分點。
2、從國內的産業調整看,工業的下行必不可免。在産業轉型升級的爬坡坎階段,不僅傳統産業正在實實在在的去庫存、去産能,致使前三季度的粗鋼産量和水泥産量分別下降了2.1%和4.7%,而且前期增長比較快的汽車、手機等行業,其市場容量進入了調整期。
3、在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單純看速度已經意義不大。目前,中國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在此階段,發展的目光只盯著速度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從長期的視角看經濟的運作區間是否合理,經濟的走勢是否向好,特別是産業是否在升級。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報告可以得出對這些問題的肯定回答。一是體現經濟運作狀況的幾個重要指標總體不錯。從就業指標看,前三季度新增就業超額完成全年的計劃目標。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看, 1-9月份只上漲1.4%,漲幅穩定。從居民收入增速看,增長較快,其增速高於GDP的增速。這些指標表明,當前中國經濟總體運作平穩,仍在合理區間。二是經濟結構在優化:變工業主導為服務業主導的趨勢明顯。第三産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比上半年49.5%高出近兩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2.3個百分點,服務業主導的趨勢更加凸顯。需求結構也繼續改善,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4%,比資本形成總額高15個百分點。三是産業升級的勢頭良好。1-9月份,網上零售額增長仍在36%左右,新能源汽車在翻倍增長。在工業結構中,1-9月份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仍然達到10.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高出4.2個百分點。
因而,0.1個百分點的增速下滑的確無需太介意,它既有國內外雙重壓力作用的必然性,又有國人努力阻止下滑而止於此的微小性,更有暫時下滑背後所隱藏的經濟走勢的向上性。
二、不能不在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7%左右的增速
雖説0.1個百分點的下滑幅度不大,雖説6.9%也在預計的7%左右的增速範圍之內,特別是個若從橫向來看這個增速也比其他國家經濟增長快得多,但我們還是不能不給予重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7%左右的增速。
下滑一個0.1也許沒什麼,但不能任其下滑N個0.1。否則,三季降個0.1,四季再降個0.1,那麼,全年的7%增速如何達得到?如果推延下去,今年達不到、明年達不到,那麼到二〇二〇年即“第一個百年”時,中國怎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呢?因此,完全不在意這個看似很小的下滑也是萬萬不行的。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給出了要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時間表。為此,黨和政府制定了7%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是旨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的增速,是與經濟轉型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的增速,是能夠實現比較充分就業的增速。因此,這個速度從一定意義上説,是不允許一破再破的。
三、在意不在意之間: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其實,從經濟增長的拉動手段來説,我國經濟的減速主要是由於“三駕馬車”中的出口和投資這兩個拉動力正在減弱,而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沒有及時跟進。於是,在舊的拉動力減弱新的增長引擎又未銜接上時自然就出現了斷檔以及下行壓力的增大。所以,就中國經濟而言,令人在意的並不是破7的增速,而是在傳統增長拉動力趨勢性減弱的情況下,如何尋找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引擎問題。正如有專家所指出的:在過去的傳統引擎趨勢性下滑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新的增長引擎,數據下行就是趨勢。因而,從長期著眼,經濟增長的動力只能是創新驅動。當前,我國的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等都在有序進行,假以時日,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必將有效遏制經濟的下行。
當然,從近期看,第四季度有望回升到7%的增速。一是前期政策的滯後效應到四季度會開始顯現。二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可以更加積極一些,想辦法把已經上的項目落實好;同時加強對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援力度,支援雙創。三是穩健的貨幣政策還有降準降息的一定空間,有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的可能。四是繼續推進各項已經啟動實施改革,激活微觀主體的活力,創造一個有利於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白雪秋 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