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智能產業方興未艾 3D生物打印潛力巨大

2015-10-23 13:4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日前,在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科技與產業投資”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我國在家用服務類機器人的發展將迎來顯著優勢;3D生物打印領域的天量市場份額也有望在10年內打開。

  3D生物打印技術獲突破

  骨骼、關節、皮膚打印……這些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的技術也將在可預見的未來走進我們的生活。目前,各發達國家都在大力研發試圖搶佔先機。不過這一次,我們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央“千人計劃”特聘教授、清華大學生物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長孫偉坦言,盡管目前我國的3D打印技術相較于發達國家處于落後水平,但我國的生物3D打印的研發水平與國際水平同步。他舉例道:“癌細胞的打印就是美國看到我們清華做的之後才啟動的項目。”

  孫偉認為,世界醫療技術已經從單純形態和機械上的模擬過渡到組織再生和功能恢復;從大創面的修復過渡到微創修復甚至無損治療;從群體性治療過渡到個性化治療及針對性治療。生物3D打印技術使倣生和個性化治療成為可能,為臨床使用提供了更精密、與受損病理溫和成都更高的產品,提高了修復的精確程度和產品的療效。

  數據顯示,在3D打印技術的幫助下,美國的全瓷假牙、牙冠和牙橋產品數量得以大增。預計2015年美國牙科整形修復裝置將達到8千萬臺,產值達160億美元。

  據行業估計,我國個性化顱骨,頜面骨、關節。以及全瓷牙技術的市場未來十年將達到200至400億元人民幣。3D打印產業鏈將囊括生物材料、數字醫療、生物監測、臨床應用等項目。

  我國智能產業將另辟蹊徑

  從大眾熟知的蘋果公司的語音助手Siri,微軟的智能機器人小冰,到國內業內知名度較高的圖靈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在逐步發展。然而縱觀全局,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卻並未達到令人滿意的頻率。在目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掃地機器人屬于市場量最大的產品,其銷量可達到百萬級。其他類型的主流人工智能機器人僅又炒菜機器人、新聞機器人和金融領域的機器人,這些功能的共通點是圍繞固定模板格式進行運作。

  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表示,人工智能普遍分為弱、強、超三個等級,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僅處于弱人工智能和強人工智能之間。盈利模式以圍繞商用的解決方案提供、數據分析、客戶服務為主。而B2C方面由于諸多限制因素帶來的瓶頸很難突破,局限性較大。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