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9月20日電 (記者 黃艷梅 李曉喻)“作為中老兩國在水電領域的首個投資項目,寮國南立1—2水電站至今已安全運作5年,每年均超過設計發電量20%以上,總營業收入超過1億美元。”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工作人員李蘊華介紹説。
另一座位於寮國川壙省查爾平原東南部的南椰2水電站,總投資3.45億美元,于2011年10月開工。根據施工計劃,今年底,水電站3台機組將全部投産。該項目年平均發電量為7.21億度,將為寮國東北部提供足夠的電力能源。
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是中國水電行業最早“走出去”企業之一,至今已在東盟國家參與開發30余個項目,涵蓋水電站、灌溉、防洪疏浚、城市供水、公路、輸變電等類型,馬來西亞檳城供水項目、泰國巴帕南水閘項目、菲律賓邦邦河治理工程均獲成功。
國際産能是近年中國與東盟合作的熱點,即通過投資建廠,建設生産線、基礎設施等方式,將産業作為整體對外輸出。東盟已經成為中國對外投資增長最快地區之一。
武漢光谷北斗控股集團2013年赴泰國建立首個海外基站。目前,中泰計劃投資百億元人民幣合作共建“中國—東盟北斗科技城”,推進北斗在東盟地區通信、交通、物聯網等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的應用。
“中國堅持把東盟國家作為國際産能合作的優先方向之一。”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
正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首次舉辦中國—東盟國際産能合作系列活動,推動中國優勢産能及裝備製造與東盟“開花結果”。
在東博會國際産能合作項目洽談對接會現場,座無虛席,很多企業代表提前搶佔座位。“我們的技術先進適用,價格合理適中,很具競爭力,特別符合東盟國家的現實需要和承載能力。”中國參會客商瀋陽東管電力科技集團董事長張平説。
寧吉喆稱,中國逐步進入工業化中後期,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産量居全球第一。中國産能總體處於中端及中高端水準,性價比較高,具有國際競爭力。
鐵路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在中國—東盟國際産能合作中地位突出。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局長程先東介紹説,目前,中老、中泰等一批鐵路合作項目積極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鐵路聯運量持續快速增長。
在程先東看來,在鐵路合作中,中國和東盟國家各具優勢,中國鐵路具備技術、裝備、人才、資源、管理等諸多優勢;東盟國傢具有工業化、市場、資源等優勢,也具有吸收消化國外鐵路先進技術的能力。雙方加強鐵路合作前景廣闊。
緬甸外交部副部長吳丁烏倫稱,中國與東盟加強國際産能合作,將會為政府和企業帶來更多機遇,也將促進各自産能釋放,實現互利共贏。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東盟國家大多數仍處於工業化初期或初中期階段,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潛力很大,對外來資金、設備、技術有著巨大而迫切需求。中國優勢富餘産能走出國門,不僅可以緩解中國的供需矛盾,也將推動投資目的國共同發展。
本屆東博會上,東盟多個國家官員及企業負責人表達對中國産能的渴望與需求。寮國計劃投資部副部長本達維·西蘇潘通説,“寮國政府歡迎在能源製造、農業、教育、醫療和服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支援和轉讓。”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有限公司專程舉辦推介會,負責人朱趁義説,“我們已經與中國的太陽能、鋼鐵等領域企業達成初步意向。”
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數據,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企業在東盟累計簽訂承包工程合同總額已達2134億美元。今年1—7月,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57.6%。
“中國與東盟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是互有需求、互有優勢、互為機遇,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寧吉喆説。(完)
[責任編輯: 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