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大力度扶持製造業企業升級。
厚街一電子廠的産品實行自動化檢測,可以大大減少人力。
東莞計劃十年內打造運動控制與高端裝備、工業與服務機器人和高端消費産品三大企業群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李直建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市政協十二屆十八次常委會議上了解到,東莞從去年開始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計劃,連續三年每年安排2億元財政專項資金支援企業技術改造。
東莞還計劃十年內打造運動控制與高端裝備、工業與服務機器人和高端消費産品等三大企業群,讓機器人産業逐步形成規模和影響力。
市政協十二屆十八次常委會議于本月22日召開,副市長賀宇在會上通報了東莞市製造業升級發展情況。據賀宇介紹,目前全市聚集機器人相關企業200多家,實現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産率提升17%,企業用工減少6.8%。
去年新增百億元企業3家
賀宇表示,去年全市生産總值5881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93.5億元,增長8.8%,快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準;新增百億元企業3家、上市企業7家。
在産業結構方面,五大支柱産業同比增長10.6%,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9.6%。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9%和16.3%,分別快於全市5.1個百分點和7.5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市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準高14.9%,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高達73.2%。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47.7%,民營企業納稅額佔全市總稅收的比例首次達到六成。
勞動生産率提升17%
東莞作為製造業大市,企業對技術改造的需求越發強烈。據賀宇介紹,從去年開始,東莞連續三年每年安排2億元財政專項資金支援企業技術改造,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目前,全市聚集機器人相關企業200多家,引進了省智慧機器人協調創新研究院。“50多個項目,拉動投資40多億元,減少了工人約3.5萬。”賀宇表示,很多企業投資自動化裝備,基本上兩年就可以回本。
統計數據顯示,東莞的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從去年前8個月的負增長,逐月提升至全年增長28.6%,因為“機器換人”,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産率提升17%,企業用工減少6.8%,産品成本平均下降12.5%。
除此之外,東莞也出臺一系列政策對智慧手機等新興産業進行扶持,並計劃十年內打造運動控制與高端裝備、工業與服務機器人和高端消費産品等三大企業群,讓機器人産業逐步形成規模和影響力。
來料加工企業紛紛轉型
賀宇透露,針對東莞以往工業企業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主的現狀,東莞著力推動轉變經營模式、增加科技含量、拓展內銷渠道。目前,全市已有5000多家來料加工企業轉為獨立法人企業,佔總數的近七成。出口300強外企基本上實現“設計+生産”的運作模式。
據統計,2014年東莞外貿進出口增長6.2%,在全國外貿總額前五位的城市中增速第一。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內銷比重首次超過外銷,東莞經濟實現從單純“外向依賴”轉為“內外並重”的新局面。
厚街傢具企業擬建“無人工廠”
廣州日報訊(記者李直建)市政協十二屆十八次常委會議結束後,市政協主席李毓全帶隊考察了厚街鎮多個企業的升級發展情況。據厚街鎮委書記萬卓培介紹,該鎮正推動一批傢具企業建立全自動生産線及“無人工廠”。
據萬卓培透露,通過全面推行“機器換人”計劃,自去年9月以來,厚街鎮成功引導10家企業申報“機器換人”政策,設備投資超1億元。比如鞋業方面,厚街鎮鞋機製造業産銷量和科技水準均居全國領先地位,正打造鞋機製造業全國單打冠軍。
同時,厚街一批知名傢具企業也著手建立全自動生産線及“無人工廠”。其中慕思擬建立“無人工廠”,引入亞洲首條全自動化床墊生産線;兆生傢具投入超5000萬元自動化設備,並投資1000萬元率先在全國引進中纖板經典噴粉技術,以機器代替人手,工廠自動化程度提升60%以上。
相關新聞
30個項目角逐10億元投資機會
廣州日報訊(記者關旭東)首屆東莞民營企業産品博覽會暨投融資項目對接會(簡稱“民博會”)于本月22日~24日在厚街鎮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行。該展會最大的亮點是近30個項目參與投資項目路演PK大賽,激烈角逐10億元的投資機會。東莞的企業家一向低調,但是為了獲得融資,演講、PK、拉票等方式紛紛上演。
評委:參評項目科技創新不夠
據悉,展會以“新民企、新商圈、新模式”為主題,分設民營企業産品博覽會、投融資項目對接會兩大部分。産品博覽會展覽面積約8000平方米,設置展位380個,共有240多家企業參展。
投融資項目對接會是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展會期間,有近30個項目參與投資項目路演PK大賽。
在此次項目路演中擔當評委的廣州安敦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羅育中在參加完項目路演後告訴記者,東莞的企業有著紮實的製造業基礎,行銷能力、執行能力、學習能力都很強,但是對移動互聯時代的創新思維認識不夠。另外,此次參加路演的都是一些專利性的小項目,沒有看到在科技上有突破性的大項目。
[責任編輯: 吳曉寒]